北京普林拓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凱普林車間圖片)
上一輪擴產潮后,面板價格曾經歷兩年低谷期。成本壓力之下,韓國及中國臺灣廠商開始逐步收縮產能、退出業務。據《首爾經濟日報》5月27日報道,三星旗下的顯示器部門三星顯示(SDC)宣布將考慮退出LCD面板生產,期限定為2022年底。
在此背景之下,LCD全球產能進一步向中國集中,面板企業迎來一輪顯著的景氣上行。
7月14日晚間,TCL科技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30億-750億,同比增長149%-156%,接近去年全年總收入。
凈利潤增長更為顯著,上半年TCL科技實現凈利潤預計在91億-95億元,同比增長751%-789%,歸母凈利潤65億元-69億元,同比增長438%-471%。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上半年業績大幅增長,一方面受益半導體顯示行業的景氣上行,TCL華星多產線滿產滿銷,新產線t9也開始投建;另外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的新賽道拓展成效逐步顯現。
凈利潤超7倍增長的背后,是TCL新一輪變革轉型后的厚積薄發。
01
“你比別人跑得慢,你就死掉”
2006年之后,TCL便逐漸便感受到 “卡脖子”之感,決定將戰略“上”移,從終端產品延伸至上游液晶顯示面板,并于2009年投資成立華星。
從結果導向來看,正是戰略“上”移,使TCL具備了全產業鏈整合、協同優勢;此后的10年間,TCL再步入營收與凈利潤雙重增長時期。
但伴隨時間推移,困境也隨之展現:業績目標無法完成、相對競爭力下降。
2015年,TCL營收雖保持千億之上,但同比增長僅為3.51%,凈利潤為32.3億元,同比下降23.7%。2016年,營收增速下降至1.81%,凈利潤比前一年減少超過10億元,同比下降33.8%。
而2016年當年,行業里營收在千億規模的企業,凈利潤都在百億規模及以上。
這個現象,使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感到焦慮。
他提出“相對競爭力”概念:“原來是不進步、倒退會死掉,現在是進步慢、比別人跑得慢,你就死掉。企業僅僅有改善有進步是不夠的,如果改善不夠快,比標桿慢的話,你就會死掉?!?/p>
與團隊交流和思考后,李東生決心推行新一輪變革轉型。
2017年4月12日,李東生發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改變自己才能把握未來》的內部講話,正式勾勒出TCL新一輪變革的開展路徑。
講話中,李東生提出“改變經營觀念,優化組織流程,創新商業模式,清除發展障礙”的變革總體方向,隨后集團連續舉行四場變革討論會,正式開啟新一輪變革轉型戰略。
一系列變革動作,在TCL內部被稱為“蹲下蹬實”。
具體舉措包括:
優化組織結構,減員降本。先是集團總部當期減員、降費30%,之后是下屬各企業按要求執行。
剝離110家非核心企業。在這一輪變革中,TCL剝離、出售、關閉非核心業務企業110家。
“雙子”重組。確定核心主業方向后,將智能終端業務和半導體顯示業務拆分,原有TCL集團分拆為TCL科技和TCL實業兩大產業集團。與智能終端及配套相關的業務,全部打包進TCL實業,”TCL集團“則在之后更名為”TCL科技“,聚焦半導體顯示業務。
02
起跳
對永遠自我審視、也永遠追求“相對競爭力”的TCL來說,陣痛之后是成長。
變革轉型后,TCL核心能力得到關鍵提升。從戰略聚焦到業務重構,從運營管理升級到技術創新,TCL內核日漸堅固。
由于業務剝離, 表面上TCL科技2019年營收大幅下降,但凈利潤卻進入增長通道,市值也逐步提升,印證公司戰略變革由內部獲得成效延展至外部獲得資本認同。
三年變革夯實,2019年底,李東生與核心團隊認為,公司的第一步已經“蹬實”,2020年將迎來“起跳”。
2019年底,沒有人預期到疫情,但TCL2020業績目標卻并未修改。
與此同時,TCL又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
2020年一季度,也就是本輪面板周期的低谷期,且疫情還不十分明朗的情況下,TCL華星選擇擴產,上馬t7產線二期工程,同時決定上馬t4產線二期與三期工程。
在行業最困難的時候做擴產決定,背后是指導李東生及整個TCL科技的關鍵能力——長周期的戰略管理能力。
李東生對擴產決定的解釋是:“我們不是著眼于短期波動,而是看到這個行業發展的長周期,根據行業發展的規律,通過戰略管理最終穿越周期?!?/p>
事實證明,這一步TCL又走對了。就在行業最困難的時候,三星萌生了退意。
而TCL則左手自建產線,右手兼并收購。
2020年8月,TCL科技宣布收購蘇州三星8.5代顯示工廠和模組工廠,今年上半年完成并表。
半導體顯示業務外,TCL科技開始開辟新賽道。
2020年8月,TCL科技通過公開摘牌收購中環電子100%股權。中環電子旗下有中環股份和天津普林兩家上市公司,中環股份主要從事光伏硅片、半導體材料及半導體器件等研發和工作。
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是TCL科技成長的第二條曲線,半導體顯示與之同屬高科技、重資產、長周期產業,二者在運營邏輯等方面存在諸多相似之處。TCL選擇參與中環混改,是戰略布局,又在情理之中。
一系列“上坡加油”動作在2020年業績中已得到體現。
以2019年重組后同口徑計算,公司2020年實現營收766.8億元,同比增幅33.9%;凈利潤50.7億元,同比增長42.1%;歸母凈利潤43.9億元,同比增長67.6%;經營效率持續改善,資本結構也趨于穩健。
03
持續釋放
2020年的起跳動作后,TCL繼續沿著“追趕超越”之路向前。半年業績預報比較詳細的闡述了各產業賽道“追趕超越”的成績。
2021年上半年,TCL科技的半導體顯示業務板塊凈利潤同比及環比均顯著增長,大尺寸業務領域,受行業集中度提升和供需格局改善驅動,產品價格持續上漲,TCL華星t1、t2、t6產線滿銷滿產,t7產能爬坡,大尺寸產品出貨面積同比增長約24%。
隨著自建產能爬坡及外延并購,TCL華星產線布局更趨均衡,產品與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中高端顯示器及商顯產品快速上量,大尺寸凈利潤同比增長近14倍,二季度凈利潤環比增長近70%。
中小尺寸業務領域,t3產線積極拓展高端筆記本、平板及車載等新興業務,t4柔性AMOLED產線按計劃擴產,柔性折疊屏持續拓展新品牌客戶。定位中尺寸高附加值IT顯示屏、車載、工控等產品生產的t9項目正式投建,共同驅動TCL華星規模增長、結構優化與效率提升。
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賽道拓展戰略成效初顯。半導體光伏板塊加速提升210產能規模、優化產品結構;半導體材料板塊產銷規模同比大幅提升,產品結構進一步完善,新增產能建設順利推進。
階段性效果已經初現,而隨著變革轉型效應的持續釋放,TCL核心產業“邁向全球領先”的目標,或許不再遙遠。
商業視角
*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華爾街見聞觀點,請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