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少年拓展訓練(拓展訓練內容)
從2006年起至今,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的建設研究所所長王久高已連續十幾年講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這門課。受訪者供圖
“授課地點有2000個座位卻場場爆滿,選課需要靠‘搶’;每堂課持續至少2小時,學生全程沉浸其中……”北京大學的這門“形勢與政策”課,每次上課,教室滿滿當當、學生聚精會神。把思政課打造成深受學生喜愛的“爆款”,北京大學思政課的廣受歡迎,成為北京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成果的生動注腳。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三年以來,習總書記這場“思政理論課”,在京華大地已形成生動實踐,潤物無聲卻成就斐然。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關系黨的教育方針的落地,關系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上好思政課不僅是塑造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過程,也是青少年拓展視野,鍛煉理論思維,提升綜合素養的重要渠道,是每個人成長過程尤需系好的一??圩?。
三年來,北京的思政課改革工作以首善標準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教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課堂教學質量大幅提升,育人關鍵課程作用日益凸顯。
思政課,說到底是心靈的藝術,看上去無形,給人的影響卻是有形可感的?!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痹谌松砷L的拔節孕穗期,價值認知尚未定型時,用透徹的理論說服人,用熾熱的感情打動人,可以說,思政課堂,是每個受教者潛移默化成長的舞臺,也是每位教師辛勤耕耘進而收獲人生價值的田園。教學相長中,一粒粒智慧的種子萌芽、生長,為社會注入向上向善的力量。
這其中,思政教師起著關鍵作用。北京市對思政課的探索與創新中,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先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骨干教師進名校研修、一線專職思政課教師給予崗位補貼等先進經驗做法,已形成“北京經驗”向全國推廣。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北京市組織清華大學艾四林教授、北京大學孫蚌珠教授等國內專家做客云端,指導北京高校思政課教師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論述融入思政課教學,超過10萬名思政課教師通過線上參加了集體備課。如今,“同備一堂課”機制為全市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提供了學習交流平臺,打破了信息壁壘,實現了資源共享,為青年教師及薄弱學校思政教育水平提升注入綿綿動力。
在授課模式上,北京全面推廣“雙師課堂”,由專家進行網絡串講,校內教師進行專題解讀。這不僅確保了理論解讀的準確性、權威性,不同層次和視角的講解,本身也是對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
而思政課本身也不再局限于課堂。2020年9月,北京市首個市級思政課案例教學基地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掛牌成立,這意味著北京市多所大中小學師生可通過社區接訴即辦志愿服務崗,將思政課開在為民服務的第一線,在實踐中感悟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快樂。北京科技大學牽頭成立的“全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聯盟”和全國高?!皵底竹R院”聯盟,為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師共享約500TB的課程資源。
思政課在內容與空間上的延展,同樣離不開思政教師的努力。為了上好思政課,有的老師“在博物館里備課,在長征路上教書”;有的老師主動申請搬進學生宿舍,與學生同吃同住,讓思政課更貼合學生思想狀況;有的老師挖掘提煉優秀傳統以及英模精神,開展現場教學,讓思政課在校園中由“邊緣課”變為了“網紅課”。
此外,服務保障國慶70周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服務保障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三年來,北京的思政課改革不錯過任何一次實踐機會,一堂又一堂“大思政課”在京華大地開講。
尤其北京冬奧會期間,1.4萬名首都高校師生成為冬奧志愿者隊伍的主力,奧運健兒超越自我、永不言棄的體育精神;開閉幕式里中式浪漫傳遞出的文化自信;精益求精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一個個冬奧鏡頭,展示著中國精神和力量,參與其中的師生們用熱情周到的服務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擦亮了北京名片。
而在賽場之外,北京市電廠路小學的開學典禮上,校長與同學們分享作為火炬手的感受;中國人民大學成立師生宣講團,開展“我和我的冬奧故事”系列宣講活動……用好、用活“冬奧教材”,以“小切口”呈現“大主題”,用“小載體”實現“大教育”,正成為北京許多學校開好思政課的主動選擇。
這些寶貴的教育素材,讓北京的思政課改革有了更多向外拓展的力量,也讓北京的思政課堂有了更為豐富的載體和生動活潑的呈現方式。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團火,讓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同頻共振,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結合,就能使思政課堂成為學生認識社會的窗口,進而讓“思政課”變得有趣有料有味道,為學生成長成才注入更多精彩與可能。
把思政課的“鹽”融進生活這碗有滋有味的“湯”。三年來,北京的思政課在教師隊伍、教育理念、教學方式等方面,不斷創新探索,具有鮮明首都氣度、北京氣質的思政課改革創新模式日趨成型。北京的思政課正在改革創新中,更加“有滋有味”,成為廣大青年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關鍵課程。
新京報評論員|遲道華
編輯|王言虎
校對|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