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團建語(公司團建組織語言)
前同事小吳,去年跳槽到一家新公司,還沒干滿三個月,就又辭職了。
他說:
“誰都不愿意經常辭職,但凡是有個地方能好好待著,好好工作,誰喜歡顛沛流離的面試、求職???還不是因為這家公司太過分了?!?/p>
仔細問過才知道,這家公司真的差到了讓人無語的地步。
小吳剛進公司剛兩星期,趕上了公司舉行團建活動。
小吳本就不是喜歡湊熱鬧的人,再加上,剛來這家公司,跟大家都還不太熟呢,于是就跟HR說:
“團建我就不去了,我家里正好有事?!?/p>
沒想到HR回了一句:
“全體員工都要參加,不參加的算請假哦?!?/p>
小吳驚訝:“這……怎么能算請假呢?團建的日子不是星期天嗎?我星期天本來就有資格休息啊?!?/p>
HR似乎也懶得跟他廢話,直接說:
“反正所有人必須來,除非你生病了,也要拿病假條過來。否則不參加團建的一律按請假處理?!?/p>
小吳不愿被扣錢,于是不情不愿地去了。
那破團建,就是去山里,大家一起做一些無聊的游戲,大家都被折騰得腰酸背痛,第二天星期一,還得爬起來去上班。
后面公司又搞了一些幺蛾子,比如不給報銷加班的打車費,加班也不給調休等等。
錢雖然都是小錢,但可以成功地把人惡心到。
這些事積累起來,讓小吳非常氣憤委屈,怎么想,怎么都覺得這公司待不下去了,于是跟公司提了辭職。
辭職之后,他發了一條朋友圈解氣:
“辣,雞。公司,祝你早日倒(閉?!?/p>
“世人慌慌張張,只為碎銀幾兩。”
是啊,小吳只是我們廣大普通人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可能你也有過這樣的感受:
每個月都有三十幾天不想上班。
網絡上的勵志大V會告訴你,不要輕易辭職,因為辭職會擾亂你的職業規劃,讓你在職場得不到穩定的發展,諸如此類輕飄飄的話語。
但他不處在別人的立場上,不知道一份討厭的工作,堅持下去有多難。
誠然,頻繁跳槽的確會對自身職業生涯造成負面影響,但如果一份工作真的做不下去了,及時止損才更是聰明的做法。
總有一些時刻,一些征兆,當它們顯現的時候,就是你應該考慮辭職的時候。
那么,職場中發生哪些現象,你就可以考慮辭職了呢?
具體發生什么樣的情況,就差不多應該辭職了呢?小編舉3個現象,供同學們參考。
第一:你個人的價值觀跟公司價值觀嚴重不符。
舉個極端的栗子,比方說這個公司賣假貨,雖然賺得盆滿缽滿,但你實在忍受不了內心的譴責,也為了避免以后自己受牽連,最好的做法就是辭職;
再比如很常見的“加班文化”。有些公司盛行加班文化,不管有沒有事、需不需要加班,都要全體員工強制性的在公司待到晚上十點,這就是一種企業文化、一種價值觀的體現:
員工不是為了工作本身加班,而是為了給老板顯示我有多努力而加班。
這種加班已經失去了意義,完全變成了一種“秀”而已。
但并非所有的公司都是如此。
據我所知,像我們互聯網行業,也有很多公司,雖然名氣不大,但公司氛圍很好,非必要也不會讓員工加班,如果加班就一定會有各種形式的補貼,這樣的公司或許更符合一個人在職場上的成長。
第二,行業沒有前途。
并非所有的行業,能從一開始堅持到未來,很多行業發展了一段時間,可能剛開始挺興盛的,但后來因為新技術的發明,行業就陷入了衰退,這是很常見的。
處于這種“夕陽”行業的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時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
行業是“大勢”,面對整個行業的萎縮,個人的努力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在選擇行業這一塊,選擇絕對是大于努力的。
在一個沒落的行業,個人再怎么努力也很難有起色。
第三,經常搞莫名其妙、沒有意義的團建。
就像上文說的這家公司,真的很讓人無語。
你占用員工休息時間搞團建就算了,人家不愿來,還強迫人家來,不來還要扣錢,真的沒見過臉這么大的公司。
為什么公司就不能反省一下為什么員工不喜歡團建?
首先現在年輕人沒有公司老板想的那么沒出息,說是請大家吃喝玩樂,但現在誰差你一口吃的呢。
再說說所謂的“玩樂”,說實話大部分團建,只是“換個地方上班”而已,本來一天到晚面對同事就夠煩了,休息天大家都想好好珍惜自己的個人空間和時間,不愿再面對同事,做一些無聊的游戲了。
而連這些都無法體諒員工的公司,注定不是啥好公司。
討論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
你的公司有讓人討厭的團建嗎?
你會因為什么原因而堅決辭職?
歡迎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