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司團建(臨安適合團建的地方)
為實現群團部門資源整合、力量融合、工作聚合,提升群團管理服務實效,今年以來,杭州市整合全市15家群團部門力量資源,集中打造“1+5+1+N”“數智群團”工作新平臺,其中“一鍵入團”是數智群團開發集成“一鍵入群”功能的重要應用場景,開通企業建團線上申請、受理、審核等功能,實現企業入團申請“一鍵辦理”,為探索推進非公企業團建,延伸團的工作手臂提供新路徑,截至目前,通過“一鍵入團”發起建團申請的企業達4930余家,非公企業團建取得新突破。
強化應用推廣
全力打造團建新平臺
堅持以數字化理念思維,對基層團建核心業務進行系統梳理,以數字化技術和手段實現流程再造。
完善功能設計
主動與數智群團建設工作專班對接,按照實用、管用、好用的原則,最大限度簡化申請流程和填報事項。與工商、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協調聯系,共享導入5.3萬余家企業數據,形成團建培育庫,精準發現基層團組織培育對象。完善后臺審批流程,把審批權限開放至街道、鄉鎮,形成市、區(縣)市、街道(鄉鎮)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
明確任務要求
根據企業提交的基本信息數據,與團建培育庫中的數據進行自動比對,并通過實地調查或電話聯系等方式,了解企業青年基本情況,對于符合建團標準的,由屬地團組織進行面對面指導。對暫時不符合條件的,只要該企業擁有1名以上35周歲以下青年,積極發動以聯建或合建的形式,成立青年工作委員會。
加強宣傳推廣
線上,依托平臺開發的“邀請”功能,通過向企業主要負責人發送短信的形式,發出入團邀請。線下,充分發揮基層團組織力量,以非公企業集聚的樓宇、市場、園區、小鎮等為重點,加強聯系走訪,制作“一鍵入團”宣傳冊集中發放,著力提升“一鍵入團”的知曉度。
密切群團協作
積極探索團建新模式
以黨建帶團建為引領,圍繞數據、力量等資源整合,依托“一鍵入群”功能,深化與其它群團部門合作,全方位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共建共享。
健全工作機制
聯合市總工會進一步細化組織共建模式,制定下發《關于進一步深化“五共五同”的群團建設體系實施方案》,深入開展同摸排、同聯系、同走訪、同申請、同活動等“五同共建”,構建以“五同”為主體架構的群團建設體系。
形成共建清單
各級團組織主動聯系同級工會、婦聯組織,在共享基層企業數據的基礎上,按照“底數共享、清單互換”的合作模式,明確任務分工,分頭開展走訪調研,結合調研數據,分析篩查同時符合建會、建團等條件的企業,形成共青團及工會、婦聯共建清單。
規范后續管理
對達成組織建設意向,提交“一鍵入團”申請的企業,按照“誰聯系、誰跟進”的原則,安排專人做好建團業務指導。同時結合企業實際,推動基層工會、共青團開展活動共推、資源共享、風采共展,把組織共建轉化為聯系、服務、引導青年的整體合力。
突出重點領域
推動形成團建新突破
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和大中型非公企業,以點帶面,分層分類,有序推進基層團組織建設由點到面全面開花。
聚力推進行業建團
會同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郵政、網信等部門,成立由順豐、京東、三通一達等快遞物流企業組成的杭州市快遞物流行業團工委,同步在各區、縣(市)成立區級快遞物流行業團工委。此外,積極開展物業行業、互聯網行業、市農創客聯盟、中國網絡作家聯盟等建團工作。
緊盯重點企業建團
圍繞全市63家重點互聯網企業,重點跟進,逐個突破,截至目前大華集團、貝殼找房、同花順網絡信息、微拍堂、有數金融、電魂網絡等31家重點互聯網企業完成建團,螞蟻集團達成建團意向,成效明顯。
示范帶動形成長效
選錄全市基層團建工作案例27篇,編印《杭州市兩新組織團建工作典型案例》。在全市篩選31個團建基礎較好的基層組織為團建工作示范點創建單位,細化團建工作要求及標準,大膽探索創新團組織建設路徑,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好做法,促進形成長效機制。
作者:團杭州市委
編 輯 | 李奕寧(中國傳媒大學)
校 對 | 新媒體小組
統 籌 | 胡同洲
審 定 | 楊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