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員工拓展訓練活動(公司拓展活動)
4月25日,“廣州一公司讓員工無償加班大掃除”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該公司一名職員日前報料稱,公司最近出了一個新通知,要求員工在周五的下班時間無償為公司進行大掃除。公司雖說是以自愿為前提,但實際卻成為“被自愿”,因為不參與大掃除將會受到批評或影響工資。該公司稱,他們進行的是團隊拓展項目,以增強凝聚力為目的,后續將調整活動方案(據4月25日《瀟湘晨報》)。
公司組織的“團隊拓展”,卻成了員工眼里的“無償加班”。安排員工在上班時間之外大掃除,性質究竟該如何界定?要知道,這兩個概念在法律性質與權利義務關系等方面都大相徑庭。用人單位組織團隊拓展,屬于單位內部管理的范疇,用意在于增強團隊凝聚力,在此,大掃除自然應該是無償的;加班則有著鮮明的“工作色彩”,是有時長限制并要付酬的。兩者的界限若不厘清,不但開展團隊拓展的初衷要落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還可能生出抵牾乃至糾紛。
單位組織團隊拓展活動,必須以保障勞動者的各項勞動權益為前提。對用人單位來說,開展一些團結員工、凝聚人心的活動,不但可以有,而且很必要,這是單位進行內部管理和文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但開展這類活動,無論“游戲規則”如何確定,都應以不侵犯勞動者權益為紅線,如必須保證員工薪酬不低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水平,不得因拓展活動而克扣或變相克扣員工工資,等等。至于這家公司將參與拓展情況與員工考核和積分掛鉤,究竟應認定為管理權的合法行使還是侵權,還要以掛鉤的結果是否導致員工的法定權益受損為標準。
在工作時間之外組織團隊拓展活動,應當更好地貫徹員工自愿原則。此類拓展畢竟牽扯到工作之外的時間和精力,再加上大掃除的“勞動”色彩顯著,因此,員工“怎么看”,往往比公司“怎么看”更能決定活動性質。特別是,“被自愿”現象應當杜絕。拓展的初衷是增強凝聚力,倘若把員工當成“沉默的大多數”對待,僅憑一紙通知就啟動,這種“拓展”顯然很難走進員工內心。反之,倘若活動從動議、規則制定到落地,讓員工全程參與其中,對人心的凝聚顯然更有利。從員工直接向媒體爆料的情況推測,這家公司在暢通內部交流渠道方面或許還存在不足,好在此事已引起公司重視并準備調整規則了。在此,真誠希望這次調整不要僅僅限于“一時一事”的范圍。
話說回來,勞動法保護著勞動者的權益,用人單位必須遵守——這很好,但還不夠。要知道,法律講究條分縷析、界限清楚,而任何一家單位要想蓬勃發展,除了界限,更需要人心尤其是情感方面的深度融合,團隊拓展等團建活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平心而論,適度組織員工自愿參加類似大掃除的活動,與單位組織年終聚餐、抽獎、旅游等拓展目的是一樣的,而且這種類型拓展或許也有其獨特價值。因此,在自身權益未受實際損害的情況下,對用人單位組織的拓展活動,作為員工若能抱有一種更為積極和理解的心態,無論對于單位還是員工來說,或許都會更好。
(來源:檢察日報 作者:柴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