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公司團建活動(昆明團建活動基地)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東南部。距新平縣城20公里。因山體形如磨盤而得名。磨盤山是距昆明最近的中山半濕性常綠闊葉林原生和次生原始森林區,其活立木蓄積量443059.2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4.2%,加灌木計83.4%,面積共242平方公里。公園內植物資源豐富,有高等植物98科、137屬、324種。磨盤山隨海拔的增高,而呈現出植物垂直分布帶,有著較高的科研、教學和生態旅游開發的價值。
2020年2月,為感謝全國醫護人員的堅守奉獻,自景區恢復營業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兩年內對全國醫務人員、公安干警(輔警)及其2位家屬和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身殉職人員直系親屬免票開放。
歷史沿革
1989年經國家林業部批準成立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1992年磨盤山被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1993年5月完成了規劃設計。[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東南部。距新平縣城20公里。過省道218線昆玉、玉元高速公路可直達,僅需3個小時路程。
區域面積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占地7232.1公頃。
地形地貌
地處云南高原南部邊緣,哀牢山、元江河谷以東。海拔1260米至2614.4米。磨盤山是距昆明最近的中山半濕性常綠闊葉林原生和次生原始森林區。
氣候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磨盤山屬亞熱帶內陸高原型氣候,,年平均氣溫15.5℃-23.7℃海拔高差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由山底溝谷的南亞熱帶氣候向山頂的北亞熱帶氣候過渡,山頂中段的高山草甸,則屬中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4℃—16℃,年平均雨量為1000—1100毫米。
景區資源
植物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植物資源比較豐富,有高等植物98科、137屬、324種。其活立木蓄積量443059.2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4.2%,加灌木計83.4%,面積共242平方公里。
磨盤山隨海拔的增高,而呈現出植物垂直分布帶,有著較高的科研、教學和生態旅游開發的價值。 氣候垂直分帶,森林覆蓋率達86%,是一片以中山半濕性常綠闊葉林為主的原生和次生原始森林區。有高等植物樹蕨、梭羅樹、野茶樹、楠木等98科137屬324種。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及特殊的地形地貌,構成了磨盤山集山、水、林、云、泉、瀑、高山草甸為一體的生態自然景觀。
在種類繁多的野生植物中,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有樹劂,二級保護的有野茶樹、梭欏樹、紅椿樹等,三級保護的有南木、紅花木蓮等。構成立體型的原始森林景觀。秋日,紅、黃、綠葉點綴山野,層林盡染。
動物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磨盤山豐富的森林資源衍生了繁多的野生動物,有各種鳥獸近百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峰猴、金錢豹、蟒、綠孔雀等。二級保護動物有:穿山甲、豺狗、黑熊、麝香、斑羚、巨松鼠、白鷴、錦雞、野貓等等,這些動物經常出沒其間,使磨盤山充滿了山野之情趣。磨盤山的奇山異水,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同生共榮,渾為一體。構成了一個情趣各異,風韻動人的,集山、水、林、泉、云、草甸、野生動植物為一體的生態自然景觀。
旅游景點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
主要景觀有森林湖、月亮湖、懸崖幽谷、觀景臺、敵軍山、赫白租大王腳印、含笑王、石氈帽、杜鵑花海、山茶花林、巖羊擂鼓等50多個景點。
磨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南亞熱帶原始森林自然景觀為主,杜鵑花林、紅豆杉林帶、鐘情崖、森林湖、滇中草甸、回音地、赫白租大王腳印、敵軍山等自然景觀風景旅游區。
文化習俗
賞花節期間,磨盤山還將舉行彝族傳統的民族打歌活動,彝家山寨未婚的姑娘、小伙子都換上盛裝,往花場匯集,四面八方的人們彈著三弦、四弦、吹著蘆笙、打著煙盒相會在磨盤山。
彝族民間歌曲有“書理”、“猜曲”、“盤曲”、“雜曲”。樂曲以器樂曲“三弦調”、“四弦調”、“蘆笙調”為主。彝族民間舞蹈多種多樣,其中煙盒舞流傳于魯魁山和磨盤山一帶,以月琴、三弦、牛角、二胡等樂器為伴奏。鼓舞俗稱“磨皮花鼓”,流傳于平甸鄉磨皮村一帶,屬祭祀性表演舞蹈,主要表現古代征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