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拓展(南京拓展基地有哪些)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六朝古都南京,一直以其特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文藝創作的豐富源泉,并涌現出大量展現南京城市文化特質的佳作。
近日,圍繞著南京作家陳正榮的《大明城垣》,作家出版社和南京市作協聯合舉辦《大明城垣》研討會。1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南京,共話這部作品的小說特質,以及由該小說所延伸的“古都文學”“文學考古”等話題。專家一致認為,《大明城垣》不但是對世界“文學之都”的現實回應,而且在具體實踐中再次拓展、提升了“南京書寫”。
都城文學:全景展現明都城的建設過程
長達37萬字的《大明城垣》從現代開始寫起,考古學家在南京城墻中發現一塊很特別的明代城磚,上面有男女兩個手印和“袁水湯湯,窯火旺旺。我手妹手,日月共長”十六個字。考古學家根據城磚上的銘文找到了制作這塊城磚的窯匠故鄉——江西宜春縣月亮灣,由此揭開一段塵封600年的故事……
明城墻是留存最為完備、規模最大、綿延范圍最廣的城垣,當時的決策者是如何考量的?經歷了怎樣曲折的筑城過程?普通的建造者又都發生了哪些故事?正如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振羽所說,修建南京城墻綿延這么長時間,涉及到方方面面,協調非常復雜和困難?!洞竺鞒窃肪褪欠謩e從朱元璋和匠人們這兩個視角講述明初修建南京城墻的故事。
《大明城垣》是表現南京城墻體裁上的一次突破。著名文史專家盧海鳴稱其是“關于南京明城墻的第一部專題性文學作品”。自古以來,關于南京城墻的畫作、詩歌留下不少,近兩年來更是出版了大量作品,“可是反映南京明城墻的作品基本都是從歷史的角度、文獻的角度來展現的。以此為題材的小說卻未曾出現?!北R海鳴說。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程章燦則將《大明城垣》視為“古都文學”的一部分?!熬湍暇┳鳛槎汲堑臍v史來說,這方面的長篇小說好像沒有怎么見過?!洞竺鞒窃肥且粋€突破?!背陶聽N表示,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古都,南京是其中之一,《大明城垣》的問世是在離朱元璋建城墻600多年后,“五六百年這個距離,使得后來的作者們有可能結合歷史,對于都城建設的過程展開一些想象。”
《大明城垣》通過語言、心理及諸多細節描寫,完美地實現了對600多年時空的跨越。比如對大明初期包括從官僚階層特別是民間窯匠生活狀況的描寫,給人以嶄新的閱讀體驗。江蘇省文聯副主席劉旭東表示:“雖然朱元璋已經成為歷史的符號,但《大明城垣》仍表現出了他的兩面性,一方面容不得貪腐,一方面又視人民如草芥。”
南京理工大學著名評論家張宗剛稱《大明城垣》語言“非常過硬”,從廟堂之尊到民間之俗,其語言該典雅的時候很典雅,處理得很好,“拿捏得當,很干凈、很利索,人物對話幾乎沒有穿幫的地方,讓人看了之后很佩服”。
為了表現那個時代的生活,陳正榮還穿插了很多動人的傳說。江蘇省作協顧問儲福金認為,雖然這是作者的有意為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不簡單,如果做不好的話就會有割裂感,但你會發現沒有割裂感,是融為一體的”。
《揚子江文學評論》雜志副主編何同彬表示,這些非常飽滿的細節就是小說所具有的現實感和生活性,“使一個虛構性的敘事,有一個非常穩固的非虛構的基礎”。
文學考古:在扎實史料的基礎上進行虛構
小說是貼著地面飛翔的藝術,陳正榮是在扎實史料的基礎上進行虛構。他歷時3年,研讀了大量關于明城墻、明史、明宮殿建筑、磚瓦燒制技術方面的著作;到磚瓦廠蹲點,體驗燒磚匠人們的生活,對于取土、燒窯、燒制白玉磚的全過程做到了然于胸;還專程前往宜春多次,考察古窯遺址,廣泛收集民間故事……用程章燦的話說,這就讓小說雖不是做學術研究和寫論文,但依然具有“無一字無來歷”的功底。
江蘇省作協副主席汪政認為,《大明城垣》就像是文學考古。“他以作家的眼光發現城墻上的手印,發現上城磚上有相互牽連的銘文,進一步研究,深入到城磚燒制、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等?!?/p>
在著名文史專家楊新華看來,這就是一部小說體裁的史書。這種考古式的寫作風格,首當其沖地體現在小說中的人名和地名中。程章燦介紹,在小說當中可以學到很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比如書中除了講窯匠,也講到了木匠,香山幫的幫主姓陸,為什么姓陸?那是有來源的?!妒勒f新語》說到吳郡有四大舊姓,即朱、張、顧、陸?!耙驗楹芏嗍菑拿鞒谴u下來的,人名特別有歷史的韻味,聚寶山等地名,可以和歷史直接聯系起來。”在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王松看來,《大明城垣》歷史知識扎實,涉及明代歷史、建筑以及社會經濟生活,從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明代歷史、南京城墻建設歷史以及明城墻結構頗有研究。
小說中所貫穿的強烈的歷史精神,得到了江蘇省作協副主席丁捷的稱贊:“很多場景對話都是虛構的,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大部分都是真實的,這種歷史感也讓整部小說有史傳性的色彩?!睔v史小說容易臉譜化,《大明城垣》塑造和描寫了許多歷史人物,顯得既真實又生動,真正呈現了歷史的復雜性,而不是教科書式的復述,既尊重歷史又不拘泥于歷史。
何同彬表示,《大明城垣》必然是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積累,這種積累包括作品當中所呈現出的歷史學方面的索引、考古,涉及知識性、歷史性、地方性,包括匠人的技藝、風俗,也包括民歌謠曲,甚至是一些笑話和很有意思的段子。
周源是做城墻研究的專家,書中諸多非物質的描寫給他很大啟發,比如窯工祭拜窯神的儀式,“小說創作完美地將大歷史和小歷史結合起來”。此外,根據南京城墻的磚文上面曾發現貓的抓印和人的手掌印,并有女性造磚的痕跡,《大明城垣》里的愛情故事非常有可能就在600年前發生過。
陳正榮何以能把600多年前的明代歷史生活、農村生活、匠人生活展現出來?劉旭東與陳正榮同齡人,他認為,他們都經過了完整的農業文明生活,“幼年的鄉間生活和1000年前之前本質上差別不大,所以能把鄉村的生活再現出來,我感覺這是作家自己對早年經歷的復制或粘貼,換一個人就無法做這個事情”。
南京書寫:彰顯歷史情懷和家國情懷
在歷史的淘洗與歲月的沉淀中,明城墻已由原來的防御功能演變為一塊巨大的文化活化石,成為一種喚起歷史記憶的巨大載體。從歷史現實關照當下,小說《大明城垣》出版后廣受好評,并被列入2021年第一季度“大眾好書榜”。
不管是嫻熟的虛實結合,還是對創作者歷史情懷、文學情懷和家國情懷的體現,《大明城垣》都彰顯出了濃厚的南京特色。在江蘇省作協副主席魯敏看來,《大明城垣》和陳正榮以前的作品一以貫之,善于對南京硬核文化元素進行抓取,即把鏡頭對準南京,尋找南京的元素,講述南京的故事,以尋求個人創作與地域文化、地域元素的契合點。
只有真正了解一座城市,你才會由衷地愛上它。從《那年,雪飛揚》到《南京的風花雪月》,再到《紫金草》《紫金山下二月蘭》《金陵佳人》,陳正榮出版了諸多反映南京文化歷史的小說、散文?!洞竺鞒窃穭t是他進行“南京書寫”的又一次嘗試與實踐。南大出版社社長金鑫榮表示,該社出版了很多城市文化叢書,其中以葉兆言的《南京人》最為著名。但是,光有散文來記敘南京這么厚重的文化和歷史還不夠,還要用文學意義來描述,南京被評為世界“文學之都”,不管用多少紙筆來書寫都不能說盡其繁華和歷史厚重,“作為都城文學的重要補充,《大明城垣》這部書的出版是非常重要的文學事件”。
2012年11月,南京明城墻(京城城墻)作為“中國明清城墻”項目的牽頭城市,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目前正在申遺過程中。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副主任馬麟表示,《大明城垣》這部小說的出版,對南京城墻無疑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推介作用?!洞竺鞒窃凡坏宫F了南京城市文化特質,在不斷向外傳播過程中展示了南京城市形象,同時也與當下所弘揚的“工匠精神”相契合,比如說到匠人們經長江運磚,歷經千辛萬苦,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最終運到南京?!斑@些都是有歷史依據的?!敝茉凑f,“這就是長江文化、長江歷史最生動的體現?!?/p>
“作品深入淺出,用文學的筆觸把南京城墻修城的過程、燒磚的過程,整個歷史文化群景式地展現出來,可以說是講好中國故事南京篇章的一部佳作?!北R海鳴認為,自明城墻開始,對大明皇宮、六朝都城建造過程的挖掘,都可以通過小說形式來呈現。
南京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紀增龍表示,新時代下怎么更好地寫好南京,從什么角度寫好南京,這是南京書寫和南京的作家應該有的責任和義務。南京成為世界“文學之都”,這是對歷史的一種表示,當下和未來我們怎么辦?陳正榮和他的《大明城垣》,以及眾多作家無疑都在朝這個方向一起努力。在這長長的隊伍中,葉兆言、程章燦、魯敏、王振羽等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并出版了大量專著, 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于鋒
編輯: 于鋒
本文來自【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