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冶拓展科技有限公司(中冶華潤公司謝振)
近日,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冶”)發布了最新企業公告,中國中冶 2021 年 1-12月累計完成新簽合同額人民幣 12047.6 億元,同比增長率 18.1%。各項經濟發展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增幅喜人,這也是中國中冶連續第2年邁進建筑央企萬億俱樂部!


據統計,中國中冶2021年月均簽單額超千億元,1 月、5月、6 月、11 月、12月這 5個月月度簽單超千億元。按照慣例,年末是企業的沖刺期,簽單情況也呈現一個高峰態勢。


中國中冶各二級單位乘勢而上、搶抓機遇、干字當先。根據目前已公布的數據,中國中冶3家千億二級單位2021年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新高。
上海寶冶2021年全力抓營銷、促履約、強管理、防風險,生產經營呈現穩中有進、提質增效的良好態勢,實現簽約額突破1200億元,營業收入超580億元。
中國五冶2021年實現合同訂單超1200億元,營業收入680億元,主要經濟指標處于歷史最好水平,標注了國企高質量發展的里程碑!
中國十七冶2021年穩中求進,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均衡高速增長,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利潤較2020年同期增長超過13%、33%、26%,再創歷史新高。按2020年新簽合同額1000億、營業收入300億計算,2021年新簽合同額為1130億元,營業收入為399億元。
此外,根據基建通大數據統計,中國二十二冶、中國二冶、二十冶2021年也取得了可喜成績。
中國二十二冶近期中標項目一覽圖源:基建通官網

圖源:基建通官網

圖源:基建通官網

分析中國中冶年度成績單亮眼的深層次原因,我們發現,該集團之所以不斷突破、向上發展,主要歸功于以下三大要素:
1、抓策略:對標先進提升管理做好頂層設計是勝利之本。2021年,中冶集團印發了《中國中冶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在八大管理領域提出了37個對標子領域,明確了對標企業、工作目標、具體舉措、工作成果和主責部門,著力提升戰略管控和關鍵運營管控能力;同時,積極開展創建管理提升標桿活動,補齊管理短板,加強管理能力建設,充分發揮管理標桿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再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
例如,2021年4月25日,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總工程師劉瑄一行到成都與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信息化管理對標學習,重點就企業數字信息化建設、全面落實項目管控主平臺信息系統建設要求等關鍵問題進行交流學習。
2、抓主線:聚焦“品質效益提升年”總部機關圍繞“管總抓大做平臺”定位要求,聚焦“品質效益提升年”主線,涵蓋戰略管理、組織管理、運營管理、財務管理、科技創新管理、風險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八大領域,做管精管細的示范者。
二級單位圍繞“管精管細創特色”定位要求,聚焦“品質效益提升年”主線,深化精益管理,聚力提質增效,加快成長為公司穩增長的“壓艙石”。2021年,各二級單位管理提升以“1+1+N”(即“規定動作+自選動作”)為總基調,實施專業化、差異化提升策略,爭做集團公司品質效益提升的排頭兵。
因此,各二級單位在執行時,針對自身企業的特性,對癥下藥。
例如,中國五冶推行集中集約管控,持續優化項目管控主平臺和成本管控模式,把企業生產經營的人、財、物關鍵要素和重點環節集中到兩級公司,突出集中營銷管理、集中成本管控、集中資金及投資管理、集中項目履約、集中風險管控等五大管控重點,同時建立完善了靈活高效的分級授權體系,有力推動了全產業鏈服務項目、資金類項目等大項目營銷,實現了所有項目全面履約。
中國十七冶以目標導向加速問題解決,以問題導向推動目標盡快達成,著力從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圍繞“五突破一加強”改革目標任務,繪制出公司改革“施工圖”和“時間表”,構建起新型管理平臺,使得改革意識深入人心,公司治理有效完善,歷史遺留問題妥善解決,實現了從高速度增長向高技術高質量發展的轉變。
中國十七冶還對27家二級公司156名經理層成員實行以三年為任期,以崗位聘任協議書、年度及任期經營業績責任書為契約形式的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同時實行經營業績與薪酬兌現和崗位調整相掛鉤,按照年度考核及任期考核結果,確定二級公司經理層成員年度薪酬、中長期激勵及崗位調整,實現“業績升、崗位升、業績降、崗位降”,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導向。
中國二冶、上海寶冶、中冶賽迪等企業通過優化管理模式,推進智慧建造,提升精細化管理,推動工程建設與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與業務深度融合。
3、抓經營:完善市場開拓體系憑借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工程品質,給了經營人員打開市場的底氣。而知己知彼,則是拓展市場的關鍵利器。
據通哥了解,中冶集團及其區域子公司會定期梳理整體市場開發情況和省級區域分布、大城市群市場、重點城市市場、行業分布、重大項目等情況,重點分析區域市場營銷完成額度以及同比增長率,并通過研判當前區域市場開拓形勢,對標行業領先企業,為中冶各子企業在該區域的發展找出差距和問題,同時對下一步重點工作進行研究部署,確保中冶品牌在該區域持續做大做強。
例如,中國二十二冶集團2021年持續完善以集團總部-分子公司-區域營銷分公司為架構的三維立體市場開拓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成立了12家區域公司,填補“五大城市群”等重點區域空白,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通過精準營銷、重點營銷,持續跟蹤“高新綜大特”項目,做到了精兵強將闖市場、奪高地,在各區域市場逐步站穩腳跟,進一步完善了“東西南北中”的區域市場布局,初步形成了百花齊放的新格局。
你認為中國中冶不斷取得新發展的原因有哪些?誰才是中國中冶背后最強勁、貢獻最大的主力軍?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