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htv5n"></address>

              <form id="htv5n"></form>

                  當前位置:首頁 > 團建方案 > 卓越拓展公司(公司拓展活動)

                  卓越拓展公司(公司拓展活動)

                  admin3年前 (2022-04-27)團建方案
                  卓越拓展公司

                  2021年,卓越集團董事長李華向華南理工大學捐贈1億元。

                  卓越拓展公司

                  2018年,卓越集團董事長李華向清華大學捐資2.7億元興建教學樓。

                  卓越拓展公司

                  2021年,“太陽的孩子康復工程”援疆義診。

                  卓越拓展公司

                  肖興萍 卓越集團公益基金負責人

                  卓越拓展公司卓越拓展公司卓越拓展公司卓越拓展公司

                  卓越集團,作為從深圳走出來的中國房地產名企,在董事長李華帶領下,堅持賡續新時代“深圳精神”,秉承“共筑卓越人生”的企業使命和“立足社會、服務社會”的公益理念,長期致力于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積極踐行企業社會公民責任,并不斷探索卓越特色的“精準+長效”創新扶貧模式。

                  在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黨中央把鄉村振興擺在統攬“三農”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了系列決策部署。今年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產業發展是鞏固并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方面。如今,在力爭實現共同富裕的大目標下,李華率領卓越集團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毅然肩負社會責任的同時,也向社會交出了一份滿意的公益答卷。

                  25年來,在卓越集團董事長李華親自推動下,卓越公益捐助范圍涉及教育、扶貧、生態保護、文化事業、醫療、公共設施、抗疫救災等領域。公益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覆蓋了新疆、西藏、甘肅、江西、四川、重慶、廣東、廣西、湖北、陜西等貧困地區及災區。累計捐助善款達5.4億元,統籌、參與慈善項目多達328個。李華個人亦因持續不斷的善舉獲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屢次獲得深圳“鵬城慈善捐贈個人金獎”和“社會責任企業家”等公益獎項,并位列第五屆鵬城慈善捐贈個人金牌第一名。

                  近日,由深圳市慈善會和卓越集團等單位聯合舉辦了一場圍繞“鄉村振興”主題的慈善直播。通過三地視頻連線、“直播帶貨”等形式,向公眾展示深圳市政府和相關援疆深企參與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的優秀成果。通過直播讓更多的人讀懂卓越援疆公益系列行動,看到新疆塔縣鄉村振興的廣闊前景。

                  55.9萬的直播總觀看量,是卓越集團對塔縣長期幫扶的工作縮影,也是卓越踐行社會責任的成果體現。如今,在相關公益扶貧工作進入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轉型過渡的新階段,曾任中國獅子聯會中獅公益學院常務副院長,深圳獅子會會長、監事長,現任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深港中心主席、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教育培訓委員會聯席主席、卓越集團公益基金負責人的肖興萍女士受訪時直言:“卓越做公益,是理所應當?!?/p>

                  問 卓越集團經歷二十余載的成長,是在何種契機下開始投身公益事業?

                  肖興萍:我認為這和卓越集團高層的個人情懷有關。卓越集團董事長李華先生和副董事長李曉平先生出生于教育世家,早年通過高考抓住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機遇。所以在卓越公益工作開展初期,我們的很多工作就是從教育開始的。先是捐贈學校、圖書館等,到2008年汶川地震,公司董事會第一時間響應國家號召,修建災后安置村的同時,又投資援建了三所學校。而在2018年和2021年,董事長李華先生更是向清華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分別進行了2.7億元和1億元的大手筆捐贈。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可以說教育是卓越做公益的初衷和重點領域。

                  問 卓越集團多個公益亮點工程享譽全國,卓越有無自己特定的幫扶模式?

                  肖興萍:事實上,卓越集團的公益扶貧工作是在集團董事會的充分授權下,大量投入人力物力,通過醫療助殘、產業扶貧和教育扶貧,打造出“精準+長效”的扶貧模式。做公益,我們并不僅僅是捐贈款項,還需要對當地的實際情況分析、研判,做出最符合當地發展的決策,光是投入資金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持之以恒地影響當地經濟發展,從根源激發貧困人口自我發展的內動力,形成可持續發展,幫助對口扶貧地區走出一條能夠自我“造血”的脫貧新路。

                  而在去年的抗擊新冠疫情中,我們總計捐贈1000萬元,但也是根據疫情實際需要,以捐贈呼吸機、防護服、口罩等抗疫緊缺物資為主,現金只占一小部分。

                  問 作為卓越的公益亮點工作之一,在幫扶新疆塔縣期間,卓越從哪些方面做了怎樣的工作?

                  肖興萍:我們通過醫療救助、教育改善、產業扶貧“三管齊下”。在醫療救助上,我們主要致力于新疆塔縣及喀什地區耳聾、腦癱、馬蹄足等殘障兒童的手術治療及康復訓練。塔縣位于帕米爾高原上,平均海拔超4000米,是祖國西大門,全縣人口僅4.1萬,以塔吉克、柯爾克孜、維吾爾族為主。其中殘障人士占4.2%,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情況嚴重,成為脫貧路上的“攔路虎”。援疆5年以來,我們邀請了深圳市兒童醫院專家帶隊7次奔赴塔縣,開展“太陽的孩子”公益行動,為塔縣殘障兒童實施矯正手術56例,進行康復治療19例,總義診篩查1000人左右;同時聯手愛佑資助喀什地區15名心臟病孩子做了手術。卓越還牽手深圳獅子會,對塔縣定向培養的50名醫療專業大學生進行資助。醫療救助上,光是捐款、捐設備是不夠的,要培養醫療人才、留住他們,讓他們安心工作,沒有后顧之憂。此外,卓越還推動塔縣人民醫院康復科成立,資助、培養康復專業人才。我們結合當地殘疾人口多這一實際情況,出資定向培養8名康復師。從學習、培訓到成功上崗,卓越全額支付他們的工資,希望他們能夠真正地擺脫依賴,自食其力;教育改善方面,卓越結合當地地貌、氣候特點,重點改善當地學生學習、生活條件??κ彩信c莎車縣兩地特殊教育學校電腦機器老化,教學設備資源匱乏,卓越聯手社會愛心人士向兩所學校捐贈多媒體設備,捐贈大批電腦,以完善學校硬件教育環境。因喀什特校食堂過小,無法滿足全部學生就餐,卓越特別援建了集裝箱食堂,以解決學生就餐問題。另外,由于學校財政預算有限,無法對校內飲水機已經老化的濾芯進行替換。為保證校內水質和師生飲水安全,卓越特別購買了替換濾芯配件捐贈至學校。并捐贈多臺大型學校用開水機,改善學生生活條件。

                  因此可以說,我們對塔縣的醫療和教育援助是無微不至的。

                  問 塔縣地處高寒地區,卻擁有諸如雪菊這樣的具有藥效的珍貴藥材,但在產業發展上,似乎存在很多頑固問題,卓越在期間做了哪些工作?

                  肖興萍:與很多企業不同的是,我們在援助塔縣的過程中,除了捐款捐物,更專門派出了專職駐點干部,因地制宜去制定一系列的扶貧工作方針。我想,一般的企業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我們真的是把公益扶貧當事業在做。

                  在針對塔縣的產業扶貧方面,我們花了巨大力氣去深入挖掘塔縣當地特色農產品的市場價值。一開始,我們是去買他們的產品,通過包括員工年會禮品、平時送客戶等方式消化一部分。后來,我們開始協助當地農民合作社成員進行農產品收購,資助物流及包裝等費用,為當地解決物流、商貿溝通、銷售渠道等歷史難題。以開發太陽禮盒、杏運禮盒、雪菊禮盒等帕米爾高原農產品原生態禮盒,定產定銷來進行扶貧,幫助當地村民實現創收。三年來,累計收購鮮杏66噸,打造杏運禮盒15000多盒,累計收購雪菊超過1200公斤,打造雪菊禮盒12200份。特別是2018年與塔縣的提孜那甫鄉和班迪爾鄉合作建成100畝雪菊基地,帶動兩鄉共400余戶村民參與種植。2019年,推動班迪爾鄉帕米爾雪菊品牌創立,生產規模擴大至200畝。由于當地企業管理能力、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都比較薄弱,我們需要在當地培養勞動力、管理人才、銷售人才,幫助他們建立一整套覆蓋三大產業全鏈條的自我“造血”體系。根據我們的產業扶貧計劃,按照卓越公益在塔縣現有的人力物力,再聯合多方力量,到2023年底,有望幫助當地實現人均年收入從現在的1.7萬元增至3萬至4萬元。

                  問 您曾榮獲深圳市第二屆鵬城慈善獎“十大行為楷模”,并連續5年榮獲國際獅子會總會長最高榮譽獎章。多年來也投身于卓越公益事業一線,您有什么值得回憶的瞬間和感悟?公益,對于您來說意味著什么?

                  肖興萍:記憶深刻的事件其實很多:2004年印尼海嘯,我組織了卓越集團的第一次集體募捐。當時,上到管理層,下到基層員工、甚至保潔員,每一個人都積極響應號召,顯示出了卓越這個大家庭有大愛。當時我們的捐款是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一筆民間捐贈??粗约褐鲗У哪季杌顒映晒εe行,我很欣慰,這就像一次觀念上的啟蒙,讓我義無反顧地投身公益事業。

                  2004年8月,我跟隨公益組織去西藏阿里,為貧困地區的藏民們做白內障手術,期間歷經磨難。當時西藏的路十分艱險,車轱轆飛出去兩次,解放軍救了我們三次。記得有一次,手術做了一半停電,我們拿著手電筒給醫生照明。手術做完第二天,病人眼睛上的紗布剛一揭開,一下子就站了起來,當時他臉上的表情讓我至今難忘。事實上,當時手術的費用只要500元錢,但就是這500元就能讓一個人重現光明。雖然可能我們覺得這僅僅是做了一些小事,但對于他們來說,眼睛治好了,馬上就能工作,就能改變自身甚至整個家庭的命運,對他們來說應該是“如獲新生”的感覺吧。

                  當時在普蘭縣,我們和醫療隊都身著統一的志愿者服裝走在街上,很多藏民并不是病人,但在街上碰到我們,可能也有信佛的原因,他們會直接跪倒在我們面前,這讓我非常感動。

                  在卓越做公益十多年,讓我收獲了很大的成就感,這份責任之重,也讓我篤定地想要堅持下去,從未動搖。但由于年齡的原因,后續我主要的努力方向可能是輸出公益理念,通過傳幫帶,培養新一代的卓越公益人,讓年輕一代繼續踐行卓越的公益之路。

                  問 “社會責任”四個字對卓越來說意味著什么?

                  肖興萍:首先我覺得,卓越作為一家成功的企業去踐行社會責任,這是理所應當的,也是義務。我們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了成績,就應該去反哺社會,卓越集團高層從一開始做公益,就始終保持著這份初心。副董事長李曉平先生就經常表示:“只要是公益組織、活動需要卓越的,我們都堅決支持”。從諸如這類的表態上,我認為卓越集團做公益,真的是一個很本能的意識。其次,管理層的公益意識,也會傳導給員工。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是自上而下的,是應該帶動企業整體形成共同的公益價值觀。比如:我們積極鼓勵員工獻血,年末對該類員工評獎;組織員工參與阿拉善梭梭樹種植,防止土壤荒漠化;組織集團員工踴躍參加紅樹林公益濕地系列活動,守護深圳的海岸線等等。

                  最后我想說的是,“共筑卓越人生”是卓越的企業使命,它是公司企業文化的核心。卓越,就是要做到最好,而共筑則包括了所有維度,它狹義上是指企業和個人,廣義上則是指全社會。因此這六個字不僅僅指企業在商業上的成就,或是員工的個人成就,它更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和貢獻。

                  文字:顧威 圖片:由卓越集團提供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由一點團建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頁地址:http://www.xpoc.cn/post/158818.html

                  欧美疯狂性受xxxxx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