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戶外活動拓展(團隊戶外活動拓展)

海峽導報.新福建客戶端12月26日訊(小記者 徐海希 記者 楊鴻灃)“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風,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他會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風琴……水,也是大自然的音樂家。下雨的時候,他喜歡玩打擊樂器……”12月19日下午,海峽導報融媒體小記者團——濱東小學小記者們齊聚筼筜湖畔紅樹林旁,參加由思明圖書館、海峽導報社聯合舉辦的主題為《大自然的聲音》的戶外閱讀拓展活動。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做了熱身運動小游戲。小伙伴們圍圈站好,從第一個人開始拍掌,依次有序地將拍掌傳遞給下一位,直到最后一個人。經過一次次挑戰,大家配合更加默契,完成時間從7秒多縮短到5秒多,大家開心極了。
隨后,我們戴上眼罩,在黑暗中,用心去傾聽自然中各種美妙的音符,感受大自然神奇的魅力。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們共讀繪本《鼴鼠的音樂》。老師生動的故事誦讀吸引著小伙伴們,我們在聆聽、思考和討論中了解可愛的鼴鼠身上具備的優良品質,也明白了凡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為。
“小鼴鼠在地底下創作那么美妙的音樂,我們在地上是不是也可以用美妙的交響樂來回應它呢?”老師提議到。說干就干,我們分頭行動,從大自然中去尋找適合的物體作為“樂器”。大家邊找邊研究討論,一番集思廣益后,很快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樹枝、沙子、樹葉……一切能找到的東西,大家紛紛收集過來,經過改造,稀奇古怪的各式“樂器”在我們手中誕生了。小伙伴們繼續探究,嘗試著敲打或搖晃或拍打,從而形成了一首首美妙的樂章。最后,大家一起創編歌詞,組成一首新歌《大自然里有什么》。詞譜都有了,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大聲唱出來。大家聚攏在一起,老師嫻熟地彈奏樂曲,我們縱情歡唱著,美妙的歌聲在樹林里回蕩。
小記者感言
玩轉“花樣”演奏
天啊!沙子怎么做成樂器?大家開動腦筋,邊找邊商討,可以借助礦泉水瓶的力量,讓沙子動起來,響起來。于是,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沙地上,動手挖沙,將沙裝進礦泉水瓶做成“音樂沙錘”。我拿瓶子搖,白鷺拿瓶子敲樹干,柏麟拿瓶子敲打地板,其他人負責拿著瓶子跟著節拍搖擺伴奏。我們坐在草地上,搖搖晃晃、敲敲打打,尋找著音樂的節奏,大家玩得不亦樂乎!濱東小學三年(4)班 郭那谷
來自大自然的樂器
我們是水流組,就該用水來做樂器。于是大家下到湖邊的濕地,彎著腰給水瓶裝上水,準備做一組水瓶琴。
上岸后,我發現其他組員也各顯神通,有的把裝著沙子的瓶子當成沙錘使勁搖,有的把樹枝當鼓槌敲擊樹干,還有的把兩片樹葉合在一起當快板,“沙沙”“咚咚”“嚓嚓”各種聲音競相響起、此起彼伏。老師讓每個小組嘗試用自己制作的自然樂器彈奏一首歌,我們組伴著水瓶琴齊唱《當我們聚在一起》。其他小組也不甘示弱,各種吹拉彈唱把氣氛推向了高潮,為這堂自然課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濱東小學三年(4)班 黃謙懷
讀到一本有趣的書
這是一本十分有趣的故事書《鼴鼠的音樂》。故事的開頭,講了一只鼴鼠每天都在周而復始地過著同樣的生活,時間久了,它覺得很枯燥,于是開始創作美妙的音樂。
對于鼴鼠的付出,我感同身受。因為學樂器所吃的苦頭都不是言語所能形容的。這一刻,我的心里也在為鼴鼠鼓掌。故事的最后,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是當善良的鼴鼠學會拉小提琴后,它想象所有人都能來聽它的演奏,它希望通過自己的琴聲讓國王和王后快樂起來,讓正在戰爭中的人們和平起來……神奇的是,鼴鼠所想象的一切都一一實現了!可見音樂的力量真是偉大極了!濱東小學三年(2)班 林梓妤
五彩的心情
這個下午的體驗帶給我們滿滿的歡樂,正是我所渴望的自然生活。如果要把顏色做個區分,我想:聆聽繪本是黃色的,它象征著智慧,我們從故事中汲取知識,獲得經驗;制作樂器則是橙色的,是我們努力后的收獲,也是努力認真的陽光心態;學著彈奏應該是粉色的吧,我們學習彈奏充滿童真的樂曲,播撒出快樂的心情;創編歌曲呢,應該是紅色的,我們唱著屬于自己的歌,內心充滿喜悅……濱東小學三年(1)班 陳周和瀚
來源: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