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活動拓展訓練(社會實踐活動記錄表)

多年來,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視德育工作為學校教育的靈魂。注重弘揚傳統美德,培養良好習慣,實行三自德育模式,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得到自由發展。積極拓展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一日軍營”、“文化尋根”、“體驗科技”、“開心農場”等系列主題教育,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體驗中茁壯成長。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啟動“三自”德育機制——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由發展
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容忽視,學生的發展歸根結底是學生主體的自我發展。因此,加強自我教育,實行自主管理,最終達到自由發展,形成這樣一種“三自”德育機制,是我們新的德育管理的思路,也是我們教育理想的追求。
三自機制的概念內涵:自我教育,自我進步,自我發展,自我評價,自我激勵,提高自身價值,贏得尊重和認可,這是發展的動力;自主管理,自動管理,自覺管理,自我批評,自我改進,通過自主管理達到自我促進,是管理的形式;有了發展的動力,有了容易接受的管理形式,不被動,不壓抑,不負重,人人自主自動自覺地發展,管理者重在理而非在管,教育者和學習者從而身心感到自由快樂,這就是發展的最高境界。
學生用“成長記錄機制”自我教育,自我激勵,記錄自我成長的足跡,讓每個學生都體驗成功和進步。班主任用“班級事務責任管理機制”進行學生自主化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實行班級值周管理模式,真正做到自主管理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實施“示范班隊”評選辦法,評選晨頌午讀示范班級、寫字示范班級、大課間活動示范班級(廣播操、集體舞、跑操)、放學路隊示范班級、課間游戲示范班級、衛生示范班級、文明禮儀示范班級、隊會儀式與隊禮隊歌示范班級等,以評比示范班級促進班級建設,形成良好的班風和班集體。
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弘揚傳統美德——踐行《弟子規》,報得三春暉
學校將《弟子規》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結合起來,把經典誦讀與習慣養成教育結合起來,將傳統禮儀知識與實踐行動結合起來,開展了“踐行弟子規,報得三春暉”為主題的系列傳統美德教育活動,加強學生文明禮儀和思想品德教育,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對全面提升學生素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活動中,師生通過共誦《弟子規》、講《弟子規》小故事、寫《弟子規》讀書心得、辦《弟子報》手抄報與剪貼日記、開展“學弟子規,做文明人”主題班隊會等活動,感悟經典,提煉精華,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學校結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弟子規》,制定了《學校一日常規禮儀教育要求》,提出“集合不大叫,下課不打鬧,校園無紙屑,會說老師好”的校園文明倡導,對學生加強校園文明禮儀教育;同時,家?;?,進行孝文化教育,開展以“感恩父母”為主題的家長會、校外踐行活動、節假日布置“親情作業”、要求學生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為爺爺奶奶端茶、盛飯、揉肩、捶背,遵照《弟子規》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父母呼,應勿緩”等等。我們還積極參加以“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民族節日”、“祖國好 家鄉美”、“學雷鋒”等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表現出文明守紀、彬彬有禮的良好品行,達到了我們預期的教育效果。
依托少先隊組織,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組織建設、主題隊會、升旗儀式、宣傳陣地
歷年來,學校堅持以立德樹人,以“培養少年兒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通過開展集教育性、趣味性于一體的體驗教育活動,讓少年兒童在少先隊這個組織里健康成長,讓少先隊組織更富有活力。
學校注重少先隊組織建設,各中隊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中隊委員會,并組建小隊。學校層層配備少先隊輔導員,確保少先隊事務層層有人問、事事能做好。
學校將少先隊的隊會課納入課程管理,做到“課前有準備,上課有記錄”。每學期初,總隊都會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和主要紀念日,初步確定每周的教育主題。每周一升旗儀式時宣布教育主題,并要求各中隊根據該主題開展隊會。每學期,少先大隊還會舉行一到兩次主題隊會的展評活動。
升旗儀式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學期初,少先隊結合學校整體工作和各種重要的紀念日,制定了每周國旗下講話的內容安排表,并定好發言人。全體少先隊員在參加周一升旗儀式時,必須穿校服、戴紅領巾,衣著整潔、隊列整齊、莊嚴肅靜。整個儀式從出旗、升旗、唱國歌、唱校歌、呼號、到國旗下講話,嚴謹有序,讓全體學生在儀式中接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文明禮儀、行為習慣、安全衛生等多方面教育。
學校關注德育的陣地建設。通過宣傳櫥窗,向學生宣傳介紹少先隊知識以及學校開展的各項少先隊活動;通過紅領巾廣播站,向學生宣傳環保、傳播文明、表揚先進;每月一換的黑板報,更是貼近學生生活,隨時引領學生思想動態。通過少先隊的這些宣傳陣地,不僅讓學生受到了品德的教育、思想的洗禮,還了解和掌握了更多的安全常識和自護本領,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護自救能力。
搭建展示平臺,推動學生素質教育——“書海揚帆”讀書節、“七彩陽光”藝術節、“五環紛呈”體育節、“未來之光”科技節
學校每年舉辦四大校園節日,通過搭建素質教育成果展示的平臺,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書海揚帆”讀書節。各年級精心策劃活動主題。一至三年級分別舉行了“經典與我同行”、“中華經典故事會”、“詩歌美文朗誦”、“繪本展示”等活動。四、五年級的“詩詞吟誦比賽”“書簽大賽”、“手抄報比賽”以及六年級獨有的“紅領巾書市”。整個校園沉浸在書的海洋,到處飄灑著書的沁香。
“七彩校園”文化藝術節。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各種節目,形式多樣,有獨唱、小合唱、表演唱、器樂、舞蹈、相聲、小品、課本劇、講故事等等,學校通過選拔,組織優秀節目舉行大型綜藝展示;同時,還有書畫、手工、攝影作品等藝術作品展,展示學生的藝術風采,提高學生的藝術品位。
“五環紛呈”體育節。舉行田徑運動會、籃球賽、足球賽、撥河比賽、廣播操比賽、跳繩比賽、圍棋賽、象棋賽,使學生真正體驗了“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未來之光”科技節。通過組織學生看科普錄像、讀科普讀物、寫讀后感,舉行科普手抄報比賽、科學家故事比賽、拼裝模型比賽、牙簽堆塔比賽、降落傘之花比賽、科學實驗站等活動,讓學生進一步接近科學、了解科學、崇尚科學,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
每個校園節日,給了所有學生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充分展示學校學生朝氣蓬勃、勇于探索、積極創新、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拓展社會實踐:“一日軍營”、“文化尋根”、“體驗科技”、“開心農場”
學校積極開發、利用校外資源開設了“國防教育”“農業科技”“工業文明”“歷史文化”等十大德育實踐基地。學生們通過參觀博物館和地震科普館,了解我們的家鄉、學習地震知識;通過走進農業科技示范園,去認識農業、了解先進農業技術;通過“一日軍營生活”體驗,磨練了意志,并切身感受軍人紀律嚴明、意志頑強、作風扎實的良好風貌,愛國主義情感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我市舉辦的歷屆“十佳美德少年”活動中,學校**同學等優秀事跡脫穎而出。學校也因為德育成績突出,先后被評為省紅領巾示范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示范學校、全國紅旗大隊、少先隊工作先進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