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學拓展培訓機構(貴州能量拓展培訓機構)
澎湃新聞記者 韓曉蓉
“雙減”文件落地,校外培訓機構將如何轉型?
日前,澎湃新聞記者采訪發現,縮減學科類業務,拓展非學科類業務,成為了好未來等大型校外培訓機構的轉型之道。
另外,也有教培行業的業內人士總結道,學科類培訓機構除了轉型素質類賽道,還有十條轉型之路,包括1對1家教、成人教育、職業教育、課后托管或者與公立學校合作的托管、人工智能基礎教育、早教興趣班、托育和幼兒園、科技或者體育培訓機構、家庭教育、教育機構相關的硬件和軟件需求。
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投融資、業務類型、經營時間等做出嚴格限制。
7月30日,教育部辦公廳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明確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學科類和非學科類范圍的通知》,明確在開展校外培訓時,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地理、數學、外語(英語、日語、俄語)、物理、化學、生物按照學科類進行管理;體育(或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學科,以及綜合實踐活動(含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按照非學科類進行管理。
上海學而思最近向家長力推“素質嘉年華”新課程,稱將科學、編程、益智三大素質學科聯動。這是“雙減”政策出臺后大型培訓機構轉型的一個舉措。
公開資料顯示,學而思的母公司好未來90%以上的營收來自中小學教育培訓業務,基本都在限制范圍內。縮減學科類業務,拓展非學科類業務,成為好未來的轉型之道。
比如,上海學而思開出了暑托夏令營,2021年的《綜合素養夏令營》將在8月開出兩期。此前,學而思還在北京開出了晚托班,讓學生在周一至周五放學五分鐘走到,無需接送。上海學而思相關負責人表示,探索晚托服務在全國的學而思落地推廣。
“雙減”政策規定,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好未來旗下“勵步英語”更名為“勵步”,改造6歲前兒童的課程,拓展英文戲劇、口才、美育、書法、益智等素質教育品類,力求符合監管要求。
校外培訓的另一大巨頭新東方,最近在大舉招聘藝術類等相關老師,它的轉型探索包括增加語言、藝術、體育、科技類培訓,以及家庭教育咨詢、校外托管服務;拓展演藝、文學、STEAM、美術等素質教育;加碼體育培訓;同時積極布局成人教育,尤其是公考機構等。
精銳教育主營中小學生文化學科培訓,擁有精銳1對1、至慧學堂、精銳·佳學慧、精銳·學匯趣等子品牌。最近,精銳教育宣布推出少兒科創啟蒙品牌“至慧少兒”、舞臺劇/演講產品“小小地球”以及素養成長綜合體“天才寶貝”等產品。
昂立教育也是上海學生校外培訓的主力機構之一。2020年度,該公司教育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5.21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約為84%,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科輔導類的業務收入約占公司總收入的55%,高中階段學科輔導類的業務收入約占公司總收入的16%。
昂立教育發布公告稱,將進一步加大職業教育、國際與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領域業務的拓展力度。
作為在線教育行業頭部機構之一,猿輔導最近也宣布轉型素質教育,并推出面向3-8歲兒童的科學啟蒙教育新品牌“南瓜科學”。南瓜科學業務負責人馬斌表示,南瓜科學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設計基礎,制定出一套教研體系,該產品更多針對家庭教育場景中,采用“AI互動學習+動手實踐探究”的學習方式。
此外,學大教育近日已經注冊相關公司“琢器咖啡”,并成立集團新業務事業部,下設有咖啡餐飲中心。根據學大教育引入咖啡的應用場景,遍布全國的400余個學習中心,具備成為周末、節假日的“共享自習室”的可能。對考研、考公、考證、考職稱等具有安靜學習需求的人群來說,將提供一種新選擇。
責任編輯:鄭浩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