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拓展機構(吉林拓展培訓)
來源:大連發布

3月15日下午,大連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趙連介紹大連疫情防控的最新情況。

大連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 趙連
市衛健委
目前已初步排查密接541人
核酸采樣172萬人次
3月14日,大連接到2例外省新冠肺炎陽性感染者協查函后,立即對金普新區三十里堡街道風險人員進行擴大范圍排查,發現16個混管樣本核酸檢測結果異常,經復核,17例結果陽性。疫情發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市區兩級立即啟動應急響應,迅速對人員進行管控,同時開展流調溯源、風險排查、環境消殺等工作,從嚴從緊、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確保及時阻斷傳播鏈條,降低傳播風險,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基本情況
截至3月14日24時,大連市新增9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2例輕型、6例普通型、1例重型)和8例無癥狀感染者,均在封控區重點人群主動排查中發現,全部隨即閉環轉運至定點醫院隔離治療,正在對密接、次密接進行全力排查并實施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疫情應對措施開展情況
市區兩級根據應急預案,第一時間完成常態化和應急機制轉換,全面實施前線指揮、扁平化管理,按照“快速核酸篩查、及時流調溯源、徹底轉運隔離、嚴密社區管控”的要求,科學劃定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精準實施各項防控舉措。
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迅速開展重點區域及風險人群的排查,實行提級管理和擴面篩查,第一時間對陽性感染者的密接、次密接及其工作、生活環境開展流調工作,確保流調徹底,不漏掉一人。按照“2小時到現場,4小時報告核心信息,24小時完成初步流調”的要求,市區兩級加強流調人員力量,已派出40支流調隊伍開展工作,并科學規范劃定疫點,嚴格按規范流程開展終末消毒。
目前已初步排查密接541人和次密接508人,全部落實管控要求。同時將2月21日以來到過金普新區三十里堡和石河街道的人員的信息,已通過區域協查系統橫傳至外省、市。隨著大連流調工作和重點人群的深入排查,陸續還會有陽性病例出現,希望廣大市民保持定力、增強信心,全面做好個人防護,積極配合支持屬地和相關部門工作。
周密安排集中隔離工作
一方面,按照應隔盡隔工作要求,加大隔離酒店征調力度,統籌全市力量備用充足的集中隔離場所。截至目前,全市儲備隔離酒店190家、房間1.9萬間,能夠滿足應隔盡隔。
另一方面,對已啟用的酒店,配備了由管理人員、醫生、護士、疾控人員、駐點民警和心理醫生組成的“六合一專班”,加強集中隔離點管理,全面做好隔離人員核酸檢測、健康監測以及隔離點消毒消殺、垃圾清運等工作,特別是做好年老、體弱、幼兒、孕婦及特殊疾病人員的服務保障,確保不出風險。
快速開展核酸檢測工作
根據流調情況,統籌全市核酸檢測力量,對金普新區、普蘭店區開展大范圍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組織1220名醫護人員,科學合理設置核酸采樣點,成立核酸檢測督導組,規范核酸檢測采樣,督促核酸檢測進度,強化醫療機構核酸檢測質量控制。目前,核酸采樣172萬人次,發現90個混管樣本核酸檢測結果可疑陽性,正在加緊進行復核。
全力以赴做好患者的轉運救治
統籌全市120急救力量,及時完成患者的轉運,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連中心及時騰空專用負壓病房,準備50人建制的醫療團隊2支和后備醫療團隊3支,啟動醫療救治專家會診機制,制定防范策略和預防方案,確保“一人一案一策”,切實滿足感染者救治的需求。
同時,市委、市政府提前謀劃,多方擴展醫療物資來源,通過實物儲備、協議儲備和產能儲備相結合模式,強力有序保障我市疫情防控醫療物資以及大規模核酸檢測耗材供應需求。目前,我市疫情防控醫療物資儲備充足,可滿足疫情應對需要。
加強全市校園管理
全市中小學(含中職學校)全部調整為線上教學,校園封閉化管理。幼兒園停止幼兒入園,做好家長居家育兒和看護指導。各類培訓機構不得開展線下培訓。在連各高校暫時實施封閉化管理,嚴格落實校園疫情防控措施。校園封閉管理期間,校內需留足管理人員和教輔人員,做好保障服務。
加強公共場所管理
按照《大連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總指揮部第20號令》要求,全面加強對公共場所管理,切實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嚴之又嚴管理佩戴口罩,在公共場所入口處設置醒目、清晰的佩戴口罩提示,尤其是在商場、超市、機場、火車站、公交車、醫院、學校、服務窗口、景區、公園、廣場等各類人員流動量大的公共場所,均要全程規范科學佩戴口罩。未佩戴口罩人員嚴禁進入公共場所、嚴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對拒不佩戴口罩人員,將依法依規追究責任,并納入個人誠信記錄。
全面提升社會層面疫情防控工作力度
當前,大連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全市上下要保持清醒認識,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突出重點關鍵,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確保社會層面的各項管控措施落實到位,切實提高群防群控效果。市民朋友們要養成“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良好衛生習慣,堅持“非必要不離連”,自覺嚴守防疫各項紀律規定,尤其是在大型批發市場、大型商超這類室內環境,近距離接觸人員時,務必要加強個人防護,共同筑起全市的免疫屏障。
來源:市衛健委
圖片:雪林 張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