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南海拓展基地(南海濕地公園有什么好玩的)

洗車消毒、年檢代辦用 暢駕 !
今天(8月4日),《我為群眾辦實事 南海民生微訪談》節目播出第十六期,邀請了南海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的相關負責人作客直播室,為群眾解答有關全民健身、文廣旅體行業紓困、版權保護等問題。

《我為群眾辦實事 南海民生微訪談》節目現場(楊權邦攝)
南海區文廣旅體局副局長黎劍光介紹,南海區文廣旅體局對南海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四大領域進行管理以及推動發展,近期,有四大亮點工作:
①及時修訂出臺扶持政策。修訂出臺了《文化事業發展資金使用和管理辦法》以及五項扶持實施細則(公共文體設施建設獎勵資金實施細則、歷史傳統文化保護獎勵資金實施細則、文藝發展扶持獎勵資金實施細則、文體志愿服務獎勵資金實施細則和文化消費補貼資金實施細則)、發布了《關于加快文化旅游體育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的實施細則》、《促進電競產業發展的實施細則》等,加大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
②推動公共文體設施建設和豐富公共文體服務供給。穩步推進南海文化中心、南海體育中心、全民體育公園二期、高新區文化中心、映月文化中心、黃岐文體中心、社區體育公園、讀書驛站等一批設施建設,以及統籌組織佛山市第十屆運動會、“藝術四季”系列活動、南海公共藝術展、“書香南?!比耖喿x活動、全國南北獅王爭霸賽、中國非遺數字展、“聽鴻夜話”歷史文化講座等文體活動。
③加快文旅體產業發展。全力推進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拓展青少年研學旅游市場。如期推進佛山千古情項目、清華大學文創院南海研究基地、碧+文化產業園、三山電競產業基地、“西部三鎮中心水脈”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推動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等重點研學游旅游產品開發。
④構建平安文化市場。在落實文化市場經營場所疫情分級分類防控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行業的監管與發展,上線娛樂場所內容監管和綜合服務平臺,并積極推動國家、省、市各級版權示范單位建設,提高全區的版權登記質量。
黎劍光介紹,接下來南海區文廣旅體局將繼續提升城鄉公共文體服務均等化水平,按照“全區公共文體設施布局專項規劃”加快文體設施建設,并面向群眾提供更豐富的文化供給,如高雅藝術進劇場巡演活動、百村居籃球賽等。同時也將繼續推動文商旅體融合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狠抓龍頭產業和項目的建設,推動影視、電競、民宿、研學游等新業態發展。

南海區文廣旅體局副局長 黎劍光(楊權邦攝)
據了解,本屆奧運,獅山高級中學畢業生、短跑名將李賀,入圍田徑隊女子百米接力名單,她曾經在南海念書、生活,并接受專業的訓練,她的好成績,與南海對她的培養是分不開的。南海區文廣旅體局群眾體育股股長陳子峰介紹,南海在培養精英運動員方面,近年持續投入體校的建設,并設立了體育競賽人才激勵和體育人才培養激勵。他表示,新的南海體育中心建設完成后,將會為南海體校和南海體育發展提供更好的硬件設施的支撐。
此外,有市民通過錄音提問:民眾健身運動的總體需求越來越大,文廣旅體局在場地、項目規劃和定價方面,如何滿足群眾需求?陳子峰介紹,截至去年12月,南海區體育場地總計5320個,總面積約為767萬平方米。2020年,南海區改造升級完成體育公園24個,全區累計完成115個,2021年新建或改建提升30個社區體育公園,全區社區體育公園數量達到145個以上,并且全部免費向廣大市民群眾開放,實現基本公共設施全覆蓋。
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南海制定了《南海區文體設施布局專項規劃》,不斷加大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力度,將社區體育公園建設列入政府民生實事,計劃在2022年年底完成社區體育公園全覆蓋工程,即全區建設290個社區體育公園。位于獅山的南海體育中心力爭2021年底竣工向市民開放體育場、游泳館、全民健身綜合館等設施。

南海體育中心效果圖
同時,南海區公共體育場館不斷增加免費開放的天數和場次。南海區體育發展中心所屬的體育館、游泳池將在我國第13個全民健身日(8月8日)免費開放,南海體育館網球場、全民健身體育公園的籃球場、網球場由原來的收費場地,在2020年3月已全部免費向市民群眾開放,更好的滿足市民健身需求。

外景主持在南海全民健身體育公園(黎以杰攝)
此外,受新冠疫情影響,文化旅游行業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南海區文廣旅體局產業發展股股長李宏基介紹,為了挽救這個局面,區文廣旅體局在春節期間策劃“南海新春嘉年華”線上推廣活動、五一節期間舉行“第二屆汽車美食嘉年華”線上線下聯動。目前,南海區旅游景區的收入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水平。
此外,李宏基介紹,相比給受影響企業直接發放紓困資金,推動文化旅游消費市場及時轉型升級,為市民提供更豐富的消費供給,才是最有效的辦法。因此為促進文化旅游消費,文廣旅體局六月份還發布了《公共文體設施建設獎勵資金實施細則》。南海區文廣旅體局文化事業股股長梁國應介紹,新修訂的細則,是為了進一步擴大惠民政策覆蓋面,加強基層文體“硬件”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①新增社區體育公園、文體廣場設施建設獎勵
對2020年起新建或改造提升的社區體育公園,驗收并投入使用后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50萬元。在文體公園(廣場)內配套建設20平方米以上的戶外全彩屏、音響、網絡通訊、藝術裝置等設施設備,驗收并投入使用后,按投入的50%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10萬元。
②新增民營藝術場館(博物館)建設獎勵
民營藝術場館建設獎勵最高12萬元,非國有博物館建設獎勵分為新建、改建、擴建3類。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備案和登記手續的非國有博物館,可獲新建獎勵20萬元;完成改建驗收的,可獲不高于8萬元的改建獎勵;完成擴建驗收的,擴建面積達到300/500平方米的,分別可獲不高于8/10萬元獎勵。
此外,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藝術場館、非國有博物館,根據展覽面積按50元/平方米·年的標準給予開放獎勵,單個場館年度享受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20萬元。
③細化智慧圖書館的獎勵標準
根據不同的室內面積,智慧圖書館新建獎勵金額從15萬元到50萬元不等;對升級(搬遷)改造后達到特色讀書驛站標準的驛站,按實際建設總費用的50%給予獎勵,最高獎勵35萬元。

2021年南海區民營藝術館現場工作會
版權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南海區文廣旅體局新聞出版電影管理股股長吳睿介紹,版權登記是保護企業研發成果和知識產權的重要手段,相當于為作品辦理一個“身份證”。為日后的版權運用提供明晰的依據。《佛山市南海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關于促進南海區文化旅游體育產業發展的實施細則》鼓勵南海區內企業或個人登記版權,按每件250元給予獎勵(同一企業每年補貼最高不超過4萬元(160件),同一個人每年補貼最高不超過2萬元(80件))。同時對每年度版權登記量在全市排名前五的區內企業獎勵15萬元,排名第六至第十名的企業,獎勵8萬元。
吳睿提示,如果原創作者遭受侵權,一般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維權:
★維權方法★
①向法院提起民事侵權之訴,可提岀要求對方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主張;
②向佛山市版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調解申請,雙方達成一致協議的調解書可申請司法確認,與裁判文書具有同等效力,版權糾紛調解不收取任何費用。
③在侵權行為損害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國家版權局在《關于查處著作權侵權案件如何理解適用“損害公共利益”有關問題的請示》中指出:“就一般原則而言,向公眾傳播侵權作品,構成不正當競爭,損害經濟秩序就是損害公共利益的具體表現),向版權執法部門提起版權行政投訴,由版權執法部門進行查處。
④自行協商即向侵權方主張權利,雙方協商解決。
見習記者:林軒蘊
監制:陸佩蘭
拍攝:楊權邦、黎以杰、鐘偉康
編輯:劉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