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素質拓展課(大學素質拓展是什么)

3月5日,350名高一學生成為上海交通大學“學森挑戰計劃”2022年新學員。同時,去年首批試點的“學森挑戰計劃”學員也順利結業。
“學森挑戰計劃”是上海交通大學以杰出校友錢學森命名,面向上海市高一學生量身定制的大中學創新銜接培養新項目。2021年錢學森誕辰110周年之際,在上海六所中學首先開展小范圍試點,首批250人左右。
近年來,上海交大以“強基礎、重交叉”為導向,希望通過打開學科邊界、學校邊界、學習邊界,為學生打造多元化的成才路徑。學森挑戰計劃正是基于此,前瞻性考慮國家戰略發展與人才需求,前置“招生-培養-就業-校友”全鏈條育人體系,打造最適合高中生的大中學創新培養新模式,助力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
“學森挑戰計劃”希望能夠進一步突破大學的邊界,暢通銜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橋梁,激發與祖國同行的個人理想,喚醒面向未來的無數想象,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卓越創新人才。學習目標:Orientation(學科導向)、ideal(家國理想)、talent(創新天賦)、ambition(目標驅動)。
上海交通大學“學森挑戰計劃”學習周期為一年,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選取學科最尖端、前沿的硬核內容,包含學術導論課、學術沙龍、創新挑戰營以及創新挑戰大賽等模式,用硬核內容+創新實踐,給學生非同一般的體驗。
導論課與學術沙龍:聚焦前沿、激發理想、創新潛質,課堂講授+案例思考+動手實踐的模式,給予學員相互激發、啟迪與挑戰的平臺與空間,讓學生在學術志趣的激活中不斷發掘自己的學術潛能,去探究新的學術高度。
暑期挑戰營與挑戰大賽:注重學科交叉、產教結合、學創互促,以學生實戰操作為主要形式,手、眼、腦并用,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和互動性,即學即用,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綜合能力。
今年,學森挑戰計劃進一步完善學科布局,更加聚焦國家發展與前沿方向,集結最優勢學科推出七大課程,涵蓋電、機、船、材、經、法、醫七大學科板塊,選取最有經驗的教學名師團隊,國家特等獎團隊,最受歡迎教師,青年教師一等獎等優秀團隊,旨在帶領挑戰計劃學生們開啟全新的探索盛宴。
七大課程主題既有對未來學科前沿發展的思考與指引,更兼具妙趣橫生與智慧創意。
《從造島神器到未來海上城市的五個奧秘》,帶領學生領略未來海上城市,戰驚濤駭浪,下五洋捉鱉,海洋強國戰略鑄就國之重器,一起探尋海洋的奧秘。
《探索機械之美—數字化設計與三維幾何建?!?,講述精美、復雜的機械設計與制造,帶領同學們一起探索機械之美,希望更多工業4.0最酷炫技術在此誕生。
《計算機科學導論—與信息時代的對話》,在人工智能與信息科技時代,帶領學生體味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新浪潮。
《奇妙的材料》,為同學們開啟面向未來的新材料,如半導體、能源、電化學、光學、磁性材料等等。
《經管視角看世界》,從宏觀、微觀等多角度入手,引導學生用經濟學思維認知世界,面對已來的未來。
《法之道》,闡釋法與生活、經濟、科技、社會等各方面的關聯,助力學生法律思維的建立,更加適應文化加速、交融互鑒的時代。
《感受醫學—探索生命的未知》,塑造全視角、多維度、高素質的“有靈魂的卓越醫學創新人才”,勉勵同學們成為未來建設醫學強國的重要力量。
學森計劃創新挑戰營,依托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創新中心和相關課程學院開展,一般在暑期舉行。2021年挑戰營課程項目涵蓋機器人AI、物聯網、智能制造、創新設計等多個專業方向七個課程模塊,包括電子創意實踐、設計&智造創新方法、輕木碳桿平直翼無人機設計制作、無人機編程與編隊飛行、VEX機器人設計與開發、智能語音交互、無人車實踐,涵蓋機器人、AI、物聯網、智能制造、創新設計等多個專業方向,以學生實戰操作為主要形式,手、眼、腦并用,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和互動性,即學即用,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綜合能力。2022年,學校將進一步拓展課程內容與平臺,激發更多靈感得以實現。
作者:姜澎
編輯: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