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培訓機構哪家好(拓展培訓機構管理制度大全)
文:呂笑顏 石丹
ID:BMR2004
當前,隨著金融監管政策改革持續推進,資管行業統一監管框架進一步完善,信托業務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信托公司面臨全新的挑戰和機遇。在此背景下,要解決微觀經營層面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最根本的是要以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指引,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適應經濟增長模式轉變及產業升級需要,推動業務、產品及服務的轉型創新。
隨著行業發展差異化的特征愈發明顯,圍繞競爭力提升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在此大背景下,我們通過對信托公司經營環節的拆解,來分析診斷各家機構資源稟賦強弱、相對競爭優劣,解答信托公司相關領域的重點問題,并搭建“2021信托公司卓越潛力指數”體系。
“2021信托公司卓越潛力指數”體系由中經傳媒智庫、《中國經營報》《商學院》雜志聯合推出,參考信托領域專家、學者、業內人士深度分析并進行補充形成。在搭建了“信托公司卓越潛力指數”研究框架后,“2021信托公司卓越潛力指數報告”對2018~2020年間各個指數維度的數據進行了梳理,并應用到指數框架中,最終本報告得出了68家信托公司的競爭力指數結果。該指數以定性、定量和專家打分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共計12個維度。同時將12個維度合并為3大分值,即自身經營能力、運營實力、情感指標,分別占比50%、40%、10%,加權后得出最終分值。其中,競爭力指數排名前三十位的信托公司。(圖1)
圖1:2021信托公司卓越潛力指數榜 top30(排名不分先后)
2022年3月首度發布的“2021信托公司卓越潛力指數榜”及報告,希望能助力信托行業轉型發展,讓信托業繼續成為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美好生活、推動共同富裕之基。
01 核心發布一:轉型深化但不可盲目
2020年,信托公司響應監管政策的要求,大幅度壓縮事務管理類業務的規模,積極探索標準化業務領域,發展主動管理型業務,打造“第二增長曲線”。資管新規出臺后,各類資管機構中排名首尾機構差距越來越大,“馬太效應”不斷加強。隨著嚴監管的持續,政策細則持續完善,產品不斷向二級市場轉型,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不斷提升。(圖2)
圖2:信托公司轉型情況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資管市場集中度無疑會進一步升高,尾部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削弱。
從信托公司個體看,不同信托公司間的“辨識度”也愈加明顯,有的借助股東資源優勢,建設全方位領先、聚焦特色行業、產融結合的信托公司;有的全面擁抱資本市場或特殊資產等專業化業務;而有的定位于立足地方,輻射全國(或重點經濟圈)。
對于信托行業而言,頭部公司的營收占比將持續增大,頭部企業努力實現全策略、全客戶、全產品、全賽道的覆蓋。比如,中融信托提出“由單純的資金提供者向綜合金融服務提供者”的戰略定位有序展開業務轉型計劃;中航信托提出“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全方位的金融解決方案”;光大信托增加了消費金融的布局;平安信托在特殊資產投資和基建投資方面展開業務。
信托業務收入排名處于中游的信托公司,則注重結合客戶需求和自身發展特點,提出更具專業化和特色化的戰略定位。例如,近兩年,華澳信托繼續強化公司在“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和受托服務”三個領域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成立固定收益部及家族信托辦公室,推動投研、交易、運營體系的建設,提升主動管理能力,聚焦成為“精而專”的信托公司。
新形勢下,中小信托公司必須有更為堅強的戰略定力,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監管導向和市場需求,尋求差異化、特色化、專注化、創新化的發展路徑,賦能產業,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圖3)
圖3:2020 年各類創新業務信托公司開展情況
隨著信托公司經營穩規模、降通道、強管理的態勢轉變明顯,整個行業主動管理意識和業務創新能力持續增強,慈善信托、家族信托、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等創新業務明顯提速。比如,中融信托在標品投資、普惠金融、存量物業升級改造、“雙碳目標”下的綠色金融、家族信托以及慈善信托等創新業務上均取得了積極發展。
在社會責任方面,作為解決貧困問題、促進共同富裕的新型工具,慈善信托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發展。例如,慈善信托已經成為長安信托亮點品牌之一。早在2008年,長安信托就設立行業內第一款規范的公益信托。截至2021年12月末,長安信托累計設立3單公益信托和28單慈善信托,存續規模6000余萬元。而中建投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建投信托”)則充分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優勢,積極以慈善信托為引領,走出信托新路子。
“中國建投幫扶慈善信托”由中國建投集團發起設立,中建投信托擔任受托人,總規模達到6000萬元,該慈善信托的全部資金用以支持幫助貧困地區解決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問題和因災、因病、因學等原因而致貧、返貧的問題。
據了解,“中國建投幫扶慈善信托”開創了“公益+金融”的扶貧新模式,也是目前投向貴州省單只規模最大慈善信托項目。該項目采用與貧困地區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實現幫扶資金的精準運用。(圖4)
圖4:2020 年備案慈善信托規模 Top10
此外,多家信托公司開展綠色信托業務,積極性不斷提高。例如,作為綠色信托業務領域行業標桿的興業信托,其成功落地全市場首單綠色疫情防控債券和綠色防疫ABS產品,設立業內首單開放凈值型標準化綠色資產投資信托產品,填補了信托行業在標準化綠色金融資產直接投資產品方面的空白。據介紹,自2014年起,興業信托積極融入集團綠色金融發展戰略布局,在業內率先推動綠色信托業務發展,是國內首批系統性開展綠色業務的信托公司。當前,該公司已形成涵蓋綠色信托傳統融資、綠色并購投融資、綠色股權投資、綠色產業基金、綠色資產證券化、綠色股票/債券投資等多個業務種類的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體系。
在普惠金融方面,以云南信托為代表的信托公司,選擇運用金融科技賦能專業化服務的發展路徑。云南信托以自主研發的普惠星辰系統作為核心交易平臺,充分發揮了電子簽約、數據互聯、資金清算等現代金融科技功能,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已累計服務1382.61萬名消費者,覆蓋全國32個省市自治區,幫助他們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無法充分滿足的需求。此外,為弘揚信托文化、強化合規建設、加速科技力量對轉型的賦能,云南信托自主研發推出了云信“麒麟”法律合規信息平臺。據了解,該系統獲得國家版權局著作權登記,正式上線一年多以來,積極推動了公司合規工作的質效,降低了運營成本,并強化了普法宣傳效能。
未來,新的行業投資機會將不斷涌現,如“碳中和”背景下帶來的綠色發展,科技自立自強帶來的先進制造業機會,產業升級與要素市場改革帶來的新基建機會,這些新領域需要“新信托”。
02 核心發布二:信托文化建設進入深水區
牌照優勢已經逐步弱化,而信托品牌優勢成為衡量信托公司轉型成效的重要標準。提升品牌競爭優勢是提高信托公司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建設與品牌建設一樣,都是推動聲譽資本積累的重要組成部分。(圖5)
圖5:多家信托公司提及信托文化,資料來源:2021信托公司卓越潛力指數白皮書。
比如:中融信托、光大興隴信托、交銀國際信托、中誠信托、陜國投等多家信托公司都加強信托文化建設及頂層設計。不過,目前公眾對信托、信托文化的認識仍不深入。需要指出的是,當前信托文化推廣以文章或講座為主,推廣形式呆板、單一,在信息爆炸的當代,不僅無法吸引普通大眾,對信托行業內部人士的吸引力也十分有限。信托文化的推廣過程中,若能充分與企業文化與品牌價值相結合,將更有效地促進信托公司業務發展。
03 核心發布三:服務需升級迭代
信托業轉型加速,行業盈利模式正從“利差”模式向服務費模式轉變。信托,本質是一種“服務”,對象是財富客戶、資產客戶甚至是社會公眾。
服務信托是目前信托市場中最能體現信托本源價值的業務工具,也是“資管新規”和“資金信托新規”均力推信托行業轉型的重要方向。中國信托登記有限公司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以家族信托、資產證券化業務為代表的服務信托成為信托行業加速轉型的新發力點。(圖6)
圖6:家族信托業務鏈條與業務能力細分,資料來源:中國信托業協會。
信托公司財富管理、家族信托等本源業務的發展,以及信托行業投向實體經濟資金規模的大幅上升,都彰顯了信托行業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社會財富管理和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其中,財富管理業務早已是信托公司轉型的主要方向。
未來信托公司將不斷在業務結構、盈利模式及內部支撐體系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升級,重新審視自身的資源稟賦差異化發展。
對于信托公司來說,如何改變過去“銷售媒介”的傳統角色,是未來財富管理業務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其中,投研能力對于信托財富管理業務來講至關重要,目前財富管理需要從銷售導向向客戶需求導向轉變,而需求導向下的財富管理核心是資產配置。因此,只能不斷提升自身投研能力才能滿足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
例如在2021年,山西信托把全力為山西省國有企業轉型發展提供多元化、定制化、一體化的金融服務作為最重要的工作,與晉能控股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汾西礦業集團等重點國有企業進行了密切溝通交流,就信托金融的優勢、信托法理的獨特性進行深度推介,以“一線工作法”推進“大項目、好項目、重點項目”的儲備與開拓。截至2021年10月末,山西信托新增資金規模近70億元,練好十八般武藝、服務好“十八羅漢”的質效已顯。在供應鏈金融服務方面,山西信托聚焦高端融合發展,盯準產業鏈上的核心主導企業和核心價值環節,設計融資授信、供應鏈金融、財產權信托等形式多樣的合作模式,助力優質高效、鏈條完整、結構合理、競爭力強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形成。
再比如2020年,華澳信托在投研體系的打造上大有收獲,在宏觀層面,固定收益部借鑒同業金融機構穆迪評級模型,從區域經濟水平、財政收支情況、政府負債情況、政府支持力度、城投公司概況、企業財務流動性六大類10小項指標,通過定量評分方式,構建了公司城投債券內部評級模型;在微觀操作層面,固定收益部提出了信用債券投資和授權的投資決策三級授權建議方案和具體的授權細則和審批流程;在權益業務方面,固定收益部已開展對頭部私募基金的調研工作,針對不同類型機構、不同策略方向進行多維度的了解和跟蹤,未來將逐步建立健全權益投資管理人篩選評價標準。
財富管理強調以客戶為中心,從客戶需求出發,為客戶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財富規劃和資產配置方案。
家族信托是財富管理的切入點。在家族信托方面,隨著部分高凈值人群的事業逐步進入巔峰期和穩定期,財富傳承的需求開始集中顯現。依據不同的需求,信托公司也不斷嘗試推出多種創新業務,個性化定制家族信托產品。
例如,華澳家族信托辦公室2020年二季度正式成立,為促進家族信托業務發展,推動財富管理順利轉型,其家族信托辦公室結合業務發展實際情況及客戶群體特征,探索家族信托的可持續、可復制化模式,制定業務流程規范、營銷及操作指引、標準化信托合同等,開創“臻至”系列家族信托產品。
在推動公司存量客戶轉化的同時,華澳家族信托辦公室積極尋找外部渠道合作,舉辦家族信托主題沙龍,拓展客戶來源渠道。據了解,自2020年成立以來,華澳信托先后與多家機構達成合作意向;開展家族信托客戶主題沙龍活動;通過渠道合作業務的持續開拓,開展定制化“臻愛”家族信托系列,整合服務信托的各方面資源,構建華澳財富以客戶資金托付為起點的業務流程體系。
中國信托登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開展家族信托業務的公司已達46家,存續業務規模為2051.55億元,同比增長80.29%。其中,建信信托、山東信托、中融信托、中信信托家族信托業務規模排名居前,四者規模合計占比超過60%。
家族信托的比拼,更多是在品牌和服務方面。
整體來看,服務信托業務作為監管大力倡導的轉型方向,是信托公司專業能力、協同能力、資源支持能力的綜合體現,能夠有力提升信托公司的品牌形象。信托公司只有在管理能力、策略制定、投資理念等方面不斷突出自身的特色和差異化,才能獲得有效發展。
未來,信托業應以服務信托作為提質轉型的重要方向,以信托文化為錨,信托服務為帆,共創行業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