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行拓展公司(上海實力拓展訓練公司)
春回大地,
萬物復蘇。
聽說最近閔行南部“大動作”頻頻
其中都有哪些奧秘呢?↓↓↓↓↓
日前,記者來到沿劍川路-滄源路1.3平方公里的“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T字型街區,只見機器轟鳴,工人施工,呈現出一派復工復產后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白金漢爵酒店、橫涇港東側(劍川路-東二河)環境整治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如火如荼地推進中……


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頂層澆砼
“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規劃范圍北至申嘉湖高速,西至滬閔路,東至虹梅南路,南至黃浦江,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按照《閔行區關于聚焦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進一步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這里將打造成國際科技成果的轉化地、“硬科技”創業的首選地、高品質生活的示范地。

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規劃圖
現場直擊:“T字型”街區建設如火如荼→
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

“我們現正在全力以赴、緊張施工?!鄙虾D蠟I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項目負責人劉啟軍告訴記者,自3月12日復工以來,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項目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建立防控機制、加強員工排查、組織防疫物資采購和落實內部管理等,實現了邊防疫邊生產,目前正采取增加施工人數和加班加點等措施,力爭最大化減少疫情對工期造成的影響,力保項目如期完工。
據了解,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建筑面積約1.7萬平方米。項目于2019年8月開工建設,目前三幢主體建筑已經完成結構施工,預計年底建設完成。


未來,位于劍川路940號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將建設成為閔行南部區域集綜合窗口受理、人才服務、科技服務、成果交易等公共服務內容為一體的,樞紐型、開放式、集約化、共享型人才科創綜合服務體~


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位置及建成效果圖
橫涇港東側(劍川路-東二河)
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小河清清,楊柳依依。在橫涇港東側(劍川路-東二河),正在進行的是綠化與環境整治項目。據介紹,未來,這里將與周邊科技園區、校區、廠區、商區、社區及上海南部科創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形成整體聯動,進一步提升區域環境,打造上海南部科創中心閃亮名片。

該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涉及面積24266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綠化鋪裝、景觀小品及跨橫涇港人行構筑物。建成后,將整體提升滄源科技園區生態環境和景觀品質,助力園區轉型升級建設,預計今年9月份完成建設并開放。
沿河畔將設置藝術風情展示廊,并通過多條人行橋與周邊園區、校區、社區、商區貫通連接,為周邊人才提供休閑與交流的融合場所。


橫瀝港濱水空間建成效果圖
白金漢爵酒店
與龍湖閔行天街一條馬路之隔的,是已經全面開工的白金漢爵酒店。

據了解,白金漢爵酒店項目(原思購批發市場)占地面積27畝,建筑面積約4.5萬平方米,總投資14億元。
酒店建筑為“一主兩翼”的布局,客房600余間,餐飲包廂35個,裙樓還將設有7個多功能廳,最大的無柱式宴會廳達30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1500余名賓客舉辦宴會或大型會議,近1000個停車位,特設24小時餐廳。

白金漢爵酒店建成效果圖
白金漢爵酒店建成后,不僅可以為閔行南部科創中心提供高檔商務接待會議場所,還能為周邊居民帶來優質的就餐與住宿服務。酒店計劃2023年年初開業,助力閔行南部科創中心的發展~
記者還了解到,目前華誼大正智慧園區、龍湖淡水河畔、宏潤科創中心、佳通科創中心等近50萬平方米載體也正抓緊建設。電氣軸承廠、五星村地塊230畝土地收儲等前期工作正有序開展。
沿劍川路-滄源路1.3平方公里的“T字型”街區建設規劃圖如下↓↓↓↓↓

大布局:“CTO”區域優勢明顯→
據了解,閔行區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上海南部科創中心核心區”,同時是上海唯一的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閔行充分利用區域南部科創要素集聚優勢,與市科委、交大、華師大等籌劃建設以大學科技園為核心的“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努力在科技創新策源上求突破,整個區域按照“CTO”的布局展開。
為此,閔行區專門成立了國資平臺—南濱江公司,統籌區域規劃與發展,全面對接交大、華師大,全力落實載體建設、功能完善、環境提升任務。
“C區”
以上海交大、華師大為支撐,作為區域創新策源的硬核,著力增強創新策源與成果溢出能力。
“T區”
沿劍川路-滄源路1.3平方公里的“T字型”街區緊鄰交大。重點布局高校溢出的醫療機器人、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是建設大學科技園的最優選擇具有國際化水平的研發和轉化平臺,集聚高水平、專業化科技服務機構,著力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O區”
重點承接“T區”成長壯大的企業和產業溢出,著力完善產業配套和城市配套功能。依托劍川路、濱江兩條創新發展帶為高校、科研院所產業化項目落地提供空間載體。
1 科創源頭資源豐富
除交大、華師大兩所985高校外,該區域還匯聚了航天、航空、船舶、核電等10多所科研院所,國家級研發機構23家、市級研發機構142家,外資研發中心43家。近年來產生近萬項科研成果,僅去年就有81項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 產業承載能力強大
劍川路是南部科創主軸,零號灣就是這條軸上的明珠。零號灣東靠國家級高新區紫竹高新區,西接國家級經開區閔開發、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北有市級園區莘莊工業區,可以為產業承載提供充足空間。

3 成果轉移轉化活躍
2019年,閔行區技術交易合同數量達1535項,成交金額34億元,大部分為南部發生項目。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去年新引進專業服務機構8家,新增5個國際技術轉移渠道,培育職業化技術經紀人350人。

大動作:項目建設不斷提速→
據悉,目前小零號灣科創園、交大醫療機器人產業園、上海人工智能產業園、飛馬旅科創園、劍川路600號交大科技園本部等20多萬平方米科創載體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下一步,將進一步拓展承載空間,加快建設智能醫療產業基地,有效承接健康醫療項目;加快轉型常青工業園,在園區內專設交大、華師大區塊。
這里的創新生態也在快速提升——零號灣獲得全國雙創示范基地稱號;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和醫療機器人研究院兩大創新功能型平臺已頗具形態,并在劍川路930號建立成果轉化園區。公共服務逐步完善,區科創服務中心入駐零號灣區域,零距離開展科創服務;南部科創公共服務中心將于年內建成。
周邊配套也正在迅速改善——
城市生活配套方面。2019年12月,面積達17萬平方米的大型商業綜合體龍湖天街正式開業,高品質酒店白金漢爵酒店也正在開工建設。
環境改造方面。劍川路-滬閔路口的人才公園一期建成開放,二期抓緊推進,同時積極與交大推進圍墻打開,綠化提升工作。
居住配套方面。規劃200萬方的租賃住宅、老舊社區改造、打造紫竹半島高品質國際社區。
值得一提的是,為方便員工及周邊居民出行,在交通方面,區域力爭形成“一橫兩縱”軌交布局:“一橫——23號線,連接校區、園區、街區、閔行廠區和地區中心;兩縱——5號線連接閔行主城區;15號線連接科技教育產業功能區”。

厲害了!
南閔行正在創造新奇跡!
記者:覃叢叢
視頻:李曉康
編輯:覃叢叢
↑保存圖片-打開抖音
和我們一起抖吧↑
喜歡就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