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拓展訓練(深圳拓展訓練)
8月19日,梅州市教育局發布《梅州市教育局關于做好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時間定為2021年8月19日至2021年8月27日。
按照《征求意見稿》從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梅州市校內下午課后服務要實現兩個“全覆蓋”,即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到2025年底,各義務教育學校校內課后服務內容進一步豐富,質量進一步提升,有條件的學校探索開展在校早餐、午餐、午休、假期托管服務工作。
《征求意見稿》中提到,校內課后服務時間推行“5+2”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校內課后服務,下午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個學時,下午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在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學校下午課后服務以基本托管服務為主,與素質拓展服務相結合?;就泄芊找獜娀鳂I管理,包括學生自主作業、自主閱讀、教師答疑等學習活動,每天至少安排一個學時的基本托管服務,小學生爭取在校完成作業。不得將校內課后服務作為學校教學的延伸,進行集體教學或“補課”。
由學校提供的早、午餐收費項目按照發改等部門管理規定執行。其他校內課后服務項目可通過財政補貼、家長承擔、社會資助等方式多渠道解決經費來源,鼓勵各縣(市、區)財政落實財政補貼,對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學校給予適當補助,減輕學校和家長壓力。
以下是《征求意見稿》全文:
梅州市教育局關于做好義務教育
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
(征求意見稿)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加強我市教育服務能力,進一步滿足新時代廣大家長對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的迫切需求,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辦發〔2021〕40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廳〔2017〕2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21〕28號)、《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粵教基〔2018〕9號)、《廣東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通知》(粵教基函〔2021〕17號)等文件精神,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就做好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開展義務教育校內課后服務,是培養學生興趣愛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破解孩子課后監管難題、滿足廣大家長迫切需求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提高教育服務能力,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各縣(市、區)應高度重視,從“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高度出發,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積極創造提供校內課后服務的條件,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家長需求,提供豐富多樣的校內課后服務。從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市校內下午課后服務要實現兩個“全覆蓋”,即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有需求的學生全覆蓋;到2025年底,各義務教育學校校內課后服務內容進一步豐富,質量進一步提升,有條件的學校探索開展在校早餐、午餐、午休、假期托管服務工作。
二、基本原則
(一)屬地管理。各縣(市、區)是推行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實施主體,按照義務教育“以縣(市、區)為主”的管理體制,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應加強對校內課后服務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落實主體責任,同時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公安、人社、市場監管、衛生、消防、體育等部門的溝通協調。
(二)學校主體。學校負責承擔具體組織工作,以教職工為指導和管理主體,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員、場地、資源等方面優勢,結合本校辦學特色積極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建立健全課后服務各項制度,確保學生安全。
(三)自愿參與。以家長自愿報名、學生自主參加為前提,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或變相強迫學生參加,嚴禁以任何方式拒絕或推諉有需求的學生參加。
(四)公益普惠。有條件的地方探索以財政投入為主,根據課后服務的性質、內容,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確實不具備條件但有課后服務需求的地方,可采取政府、學校和家長共同合理分擔的方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開展服務,嚴禁以校內課后服務名義亂收費。
(五)主動公開。開展校內課后服務的學校要主動公開服務方式、服務內容、服務時間、安全措施、收費標準等事項,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
三、服務事項
(一)服務時間
校內課后服務時間推行“5+2”模式,即學校每周5天都要開展校內課后服務,課后服務包括早、午餐,午休及下午課后服務,下午課后服務每天至少開展2個學時,下午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學校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應提供延時托管服務;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具體服務時間由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指導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二)服務對象
校內課后服務對象是義務教育學校本校在讀且有課后服務需求的學生,要優先保障殘疾兒童、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中低年級學生等亟需服務群體,提倡學校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本市戶籍低保、低收入等困難家庭學生,以及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困境兒童免費提供校內課后托管服務或減免部分服務費用。
(三)服務內容
1.在校早餐、午餐服務:有條件的學校要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早餐、午餐服務。學生早餐、午餐由學校食堂統一供應或選擇有合法資質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進行配送,學校要為學生提供衛生、安全的就餐環境,建立健全食堂及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制度。學校食堂必須嚴格執行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落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取得合法的食品經營許可資質,按要求配備符合條件的專職食品安全管理員。同時,要建立健全學校食品安全各項管理制度并確保有效實施,加強對大宗食品原料供應商、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食品安全的日常管理,強化對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和規范管理。
2.在校午休服務:一般安排在教室,或經過改造具備一定條件的圖書館、閱覽室、多功能室、體育館等場所,午休場所必須具備消防安全使用條件。條件較優越場所應優先提供給低年級學生使用。
3.下午課后服務:下午課后服務形式及內容由學校會同家長委員會協商確定。在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學校下午課后服務以基本托管服務為主,與素質拓展服務相結合?;就泄芊找獜娀鳂I管理,包括學生自主作業、自主閱讀、教師答疑等學習活動,每天至少安排一個學時的基本托管服務,小學生爭取在校完成作業。另外,學校要結合課程改革、教學改革、辦學特色等,積極開發設置文藝、體育、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也可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拓展訓練、觀看適宜青少年的影片等課外活動。同時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發揮好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展覽中心、紅色基地、實踐基地等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共同參與課后服務工作。不得將校內課后服務作為學校教學的延伸,進行集體教學或“補課”。不得組織存在較大安全風險的活動。
4.假期托管服務:各縣(市、區)要從本地實際出發,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探索開展學生假期托管服務工作,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提供學生假期托管服務。提供托管服務的學校應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各類資源設施,以看護為主,同時可合理提供一些游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假期托管應遵循學校主動、社會參與、教師志愿、學生自愿、公益普惠、公開收費標準等基本原則。不得以假期托管的名義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
(四)服務模式
校內課后服務以內部供給為主,購買服務為補充。課后服務一般由本校教職工承擔,可聘任退休教師、志愿者參與,也可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購買第三方機構的非學科類優質課程和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士的服務。在堅持公益普惠的前提下,各義務教育學??刹扇∫韵履J介_展或結合實際探索創新校內課后服務模式:
1.學校自行組織,由學校教職工直接管理,可吸納家委會成員參與。
2.學校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購買第三方機構的非學科類優質課程和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士的服務。學校不得把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完全交給第三方機構,同時嚴禁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開展面向中小學生的有償課程輔導(學科類等應試提分、升學考試類型的課程輔導)。
四、組織實施
(一)因地制宜,制定實施方案
各縣(市、區)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出臺實施辦法或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流程,制定工作制度,指導轄區內中小學校創新工作機制和方法,切實做好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各學校要根據學校辦學特色、資源狀況和學生、家長的實際需求,在本地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認真制定具體的課后服務工作方案,確定課后服務項目、服務時間、收費標準等內容,保證課后服務工作有序開展。
(二)落實責任,確保順利實施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充分發揮對本轄區內中小學校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作用,協調安排相關部門落實工作職責,統籌安排專項財政補貼經費用于校內課后服務的開展。校內課后服務采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方式的縣(市、區),要根據《廣東省發展改革委 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完善我省中小學教育收費政策的通知》(粵發改規〔2018〕14號)相關規定執行,出臺收費管理辦法,加強對收費標準調控,防止過高收費。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牽頭做好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管理和協調,指導和督促轄區內中小學校做好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建立健全的工作制度,對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全力指導、全程監督、定期檢查,確保依法依規開展;加強第三方教育機構等教育資源的引入和管理,實行白名單管理制度;加強對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的第三方機構的監督管理。機構編制部門負責為中小學校補齊補足教師編制。財政部門按照本級政府的統一部署落實好相關財政政策,積極籌措并落實財政補貼經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負責核定學校開展課后服務的績效工資總量時,應把用于教師課后服務補助的經費額度,作為增量納入績效工資并設立相應項目,不作為次年正常核定績效工資總量的基數。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教育等部門制定學校課后服務性的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標準,加強對校內課后服務收費的指導。市場監管部門負責對校內課后服務食品安全以及職責范圍內的監督管理。其他相關部門應切實履行各自在校內課后服務工作中所承擔的場地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方面的監管職責。
各學校要建立健全校內課后服務的各項制度,規范管理,認真謀劃,要嚴格把關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的第三方機構資質,加強對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的第三方機構的質量監控,扎實做好具體的組織實施工作;會同參與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第三方機構強化安全管理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應急預案,確保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安全穩妥進行。
家長(或法定監護人)是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的重要責任方和重要參與方,與學校共同擔負校內課后服務時段學生的監護責任和服務成本;積極配合學校做好校內課后服務時段學生的管理,參與服務情況及收費項目支出的監督等;充分發揮家委會的作用,密切家校溝通,及時回應家長關切。
(三)成本分擔,提高服務積極性
由學校提供的早、午餐收費項目按照發改等部門管理規定執行。其他校內課后服務項目可通過財政補貼、家長承擔、社會資助等方式多渠道解決經費來源,鼓勵各縣(市、區)財政落實財政補貼,對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學校給予適當補助,減輕學校和家長壓力。財政補貼須??顚S茫坏糜糜谄渌С?。教師參加課后服務的表現應作為職稱評聘、表彰獎勵和績效工資分配的重要參考。學校在職稱評聘和評優評先時,優先考慮積極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的教師;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對參與校內課后服務的教職工給予適當傾斜。
(四)規范管理,提升服務水平
各縣(市、區)應加強對學校開展校內課后服務的規范管理,指導和督促學校保質保量做好校內課后服務工作;要加強對財政性經費使用的規范管理,指導學校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學??山y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要對校外參與服務人員的品德、身心健康狀況等嚴格把關;加強對第三方機構、學校食堂、用餐配送單位開展課后服務質量、家長滿意度的監管和跟蹤,定期組織對第三方機構、學校食堂、用餐配送單位的服務進行評估、考核;定期通過學生、家長座談會等方式收集學生、家長對課后服務的意見建議,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五、保障機制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縣(市、區)要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學校主責、社會參與、家長支持的校內課后服務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機制,加強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職責,落實工作責任,規范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公開、公示制度。各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生校內課后服務問題研究,創新服務模式,穩妥開展課后服務工作,不斷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學校應成立由校長擔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本校課后服務工作。
(二)健全機制,確保安全
各中小學校和第三方機構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五個安全確保:一是加強課程內容審核,把好外聘人員資格關,確保意識形態安全;二是落實安全責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安全衛生意識教育,明確課后服務人員責任,強化安全檢查和門衛登記等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實考勤、監管、交接班制度,切實消除在場地、消防、安全保衛等方面的安全隱患,確保師生人身安全;三是做到服務供給張弛有度,確保學生心理安全;四是做到老師教導有方,確保學生活動安全;五是做到市場監管有力,確保學生食品健康安全。鼓勵建立校園傷害風險、尤其是損害賠償的多方承擔共擔機制,健全學生的醫療保險、校園傷害保險、意外商業險等制度,為校內課后服務提供保障。
(三)加強宣傳,凝聚共識
各縣(市、區)及有關部門和中小學校要加強對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政策解讀和宣傳引導,積極做好政策宣傳和解讀,及時總結推廣校內課后服務的成功做法和先進經驗,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校內課后服務工作的共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本實施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全媒體記者】張柳青
【通訊員】梅教宣
【作者】 張柳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