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公司拓展訓練(公司開展拓展訓練)
日前,《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
作為廣東省制造業大市,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都將佛山作為重點布局城市。其中,其中包括智能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等5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智能機器人、前沿新材料和新能源等5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將佛山作為核心布局城市。
新機遇下,如何在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走出一條“佛山路徑”?
在觀察者看來,佛山面臨的新舊動能轉化過程,也是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共同的難題。在“十四五”制造業發展的新機遇下,佛山應加強城市合作,堅持開放合作發展,“佛山越開放,越能用足有活省內外、國內外資源和市場,佛山的制造業就會越有活力。”

佛山正在加速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重點布局佛山搶抓兩大趨勢發展機遇“規劃著眼創新與實體經濟新格局,具有很強的前瞻性,站位很高、要求更高,從創新、產業、格局、路徑突破方面都給予明確指引,對于佛山來說是重要的機遇?!敝泄卜鹕绞形h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經濟學副教授穆向民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整體規劃指引下,佛山首先要抓住全球制造業開放合作、科技和產業融合這兩大趨勢,“過去我們抓住產業轉移加快的趨勢,現在全球制造業格局加快調整,圍繞制造業的開放合作也要更廣、更深?!?/p>
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廣東省重點發力的產業領域主要分為三大重點,并以此繪制了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省“一核一帶一區”的總體空間布局圖。
20個大戰略性產業集群都將佛山作為重點布局城市。其中包括智能家電、汽車、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和現代農業與食品5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智能機器人、前沿新材料、新能源、安全應急與環保和精密儀器設備5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佛山作為核心布局城市。

位于佛山的某智能制造車間
新機遇下,如何在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走出一條“佛山路徑”?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總結,第一,要繼續堅持制造業立市,以制造業為本,這是佛山過去、今天和未來都要堅守的發展道路;第二,制造業的重心在企業、希望在企業、未來在企業,一定要培育好市場主體;第三還是要抓創新,全力促進數字化智能化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第四,要走協調發展道路通過整合,土地、市場、技術、數據等要素,使之發揮最大的集聚和規模效應;第五,要堅持開放合作發展,佛山越開放,越能用足有活省內外、國內外資源和市場,佛山的制造業就會越有活力。
佛山與廣深等城市加強產業協作分工值得關注的是,為更加清晰、直觀表述和展現各產業空間布局,《規劃》首次以“三星、二星、一星”分別代表“核心城市、重點城市、一般城市”的方式標注每個產業在全省21個地市的布局,為區域優勢資源要素集聚和產業重點發展方向謀劃提供科學引導和政府決策支持。對于同星級城市,將依據不同重要程度,強化產業協作分工,共同達到產業集群發展目標。
三個星級也對應著三個產業發展梯隊,三顆星的地市代表產業發展核心城市,整體處于廣東省該產業集群發展的第一梯隊。
以佛山為例,佛山在產業集聚群發展中獲得“三顆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有5個,在珠三角地區,智能家電同樣獲得“三顆星”的還有珠海和江門,與佛山共同作為核心布局城市,協作產業集群發展。
從城市合作層面來看,同樣作為核心布局城市,佛山將與廣州加大在汽車、先進材料與現代農業與食品方面三大產業的協同發力;與深圳加大汽車產業協同;與江門加大智能家電、現代輕工紡織、現代農業與食品;與東莞形成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協同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核心布局佛山的產業集群同樣也有5個,從城市協作來看,佛山在這一領域與廣深的協作更加密切。在智能機器人、前沿新材料、新能源、安全應急與環保和精密儀器設備5大產業均與廣州、深圳同樣作為核心布局城市,協同發展。

有觀點認為,近年佛山部分傳統產業競爭力有所減弱,新動能和新興產業還未形成足夠集聚效應,整體發展勢頭有所放緩。
對此,陳鴻宇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廣東省最大的制造業城市,佛山現在正處于新舊動能轉化過程中,這是佛山目前遇到的困難,也是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共同的難題。
佛山目前佛山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態度很堅定,如何進一步發揮優勢,努力破解制造業發展瓶頸?
“一是制造業結構調整轉的具體方向和工作抓手還有待進一步清晰;二是當前國內外市場周期、技術周期對佛山制造業轉型的制約較大,既是挑戰,也是基于;三是在制造業的創新發展還埠均衡不充分,企業創新力度和覆蓋面廣泛度不夠?!贝送猓慀櫽钸€提到,佛山還需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開放合作,“順德、南海和禪城等各區都各具發展優勢,但要像深圳和東莞學習,全市一盤棋來規劃和發展,才更有助于連片大項目的發展。”
“除了內部開放程度不夠,佛山外部開放也要加強,進行城市間的深度合作,資源共享,最好能有幾個跨區域共建的制造業大平臺,可以在佛山,也可以在珠西和粵西粵北等地?!标慀櫽钪赋?,佛山產業要更好的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還有待進一步發掘開放合作這個優勢。
城市協同發展,這也是本次《規劃》對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統籌謀劃產業布局和產業協作機制,支持各地區主導產業差異化發展,強化產業發展整體性和協調性,持續深化產業共建,推動戰略性產業集群化、規?;?、高質量發展。
加大城市協同創新爭取政策紅利的“二次賦能”廣東的目標是,到2025年全省制造強省建設邁上重要臺階,制造業整體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產業結構更加優化,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部分領域取得戰略性領先優勢,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典范。
在觀察者看來,佛山制造業的發展必然走向科技和產業創新融合的趨勢,同時,更高層次的協同創新,也將為佛山爭取到更多的賦能。
“過去佛山產業以自我發展為主,比較低調務實,對外協同相對不足。”穆向民認為,但是在“雙區驅動”以及落實省制造業“十四五”規劃的格局下,佛山要主動開放,抓住更新層次的機遇?!霸谌‘a業布局中,對廣深等城市賦能更強。在核心和重點布局佛山的產業領域,佛山有很大的發展機遇,但沒有核心布局佛山的,可加大城市協同創新獲得政策紅利的二次賦能?!?/p>
對此,穆向民認為,佛山必須要實現幾個突破,首先需要產業理念突破;其次是發展格局的突破,佛山必須要加大協同合作開放的理念,更深、更廣、更新的與港澳、廣深等城市展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既要尊重“十四五”規劃對佛山的產業定位,也要突破跨區域合作,在更廣的范圍內,實現創新要素、技術和產業的拓展。
同時,加強城市合作,促進形成“創新能力+先進算力+通用技術能力”的創新技術設施集群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