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拓展訓練(拓展閱讀四年級上冊)
淺談語文課的拓展練習設計
課堂練習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技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課堂中的拓展練習是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能力的途徑,是學生創新學習的具體實踐活動。它的最大功能就是能使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投入到聽說讀寫的各項實踐中去,促使知識的遷移,形成熟練的語言技能,達到提高語文素質的目的。合理巧妙地設計課堂拓展練習可以有效進行拓展,引導學生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練習的內容、形式,增強練習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讓學生更樂意在形式多樣的練習中鞏固知識,強化學習成果。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怎樣的課堂拓展練習設計才是有效的呢?下面從三個方面,談談語文課的拓展練習。
一 語文課的拓展練習設計應兼顧知識的形成過程與學生的心理特點注重綜合運用與創新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訓練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語文教學不應僅僅是學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學會如何靈活巧妙地應用這些知識。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必須切實改變傳統的靠死記硬背才能完成的敘述作業,廢除機械重復練習,強化信息搜索處理、知識探究處理、知識探究過程的訓練,結合生活實際,注重方法的運用,通過這種長期訓練、才能培養出具有實踐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學生。
生的語文學習有其獨特規律,其中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認知能力是重要的決定因素。愛玩、愛熱鬧、愛新奇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設計拓展練習的時候,在關注練習本身技術含量的同時,也應使課堂拓展練習具有一定的實踐性、趣味性、開放性,形式活潑新穎一些。讓學生敢想、樂做、愛學。布置的課堂練習是本節知識的簡單應用,沒有趣味,沒有考慮綜合,也沒有引導探究,更談不上創新。但有的練習為了追求趣味性,降低了練習的難度,忽略了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需求,這樣就與訓練的目的背道而馳,本末倒置,這樣當然也是不可取的。矯枉過正的是,有些拓展訓練的訓練過難,只重視知識的結論,忽略知識的來龍去脈,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而讓學生去重點背誦“標準答案”。只注重結果的做法導致學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維斷層,降低了教學的質量。一掌握新知識后,馬上“大劑量”出題,使學生出現嚴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生的語文學習有其獨特規律,綜合運用與創新練習有利于促進思維結構的順利轉化。過去,有些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時只考慮當堂所學內容,布置的課堂練習是本節知識的簡單應用,沒有考慮綜合,也沒有引導探究,更談不上創新。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不能只考慮本節知識,要注重前后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有意安排一些學生通過努力能解決的綜合性練習,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有些內容雖沒有學過,也可以讓學生大膽想象、猜測、培養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能力。
二 語文課的拓展練習設計要關注學生的不同層次
讓學生全面發展,并不是讓每個學生,及其每個方面都要按統一規格平均發展。“一刀切”的訓練內容不符合學生實際,且壓抑了學生個性和創造力的培養,導致現行課堂教學中的許多問題和矛盾的產生。所以,我們在設計拓展訓練時,一定要注重訓練內容的開放性,使不同層次的孩子都能從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展示自己的能力,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師最好準備一定坡度的必做題和選做題,由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身選擇,讓學生有一個真正的自主作業權。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完成簡單題目后也可以試一試,選擇難度偏大的,一旦他們有一次做出來了,就會充滿信心,既使沒有完成,教師在批閱時也要加上鼓勵的評語。采取這種練習法,可以讓全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的訓練,有力地調動全體學生完成課堂練習的積極性。你正如世界上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對樹葉一樣,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不會找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訓練方法。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去關注、去研究學生的差異,以便設計出更能激發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拓展訓練。
三. 設計課堂練習要注重評價體現自主
語文能力的提高,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我們身為教師、應該把眼光看到課外,放到學生語言積累和應用上,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學完一節課后,讓自己拓展延伸性練習,檢測知識掌握情況,這樣學生的主體性被調動起來。他們會覺得自己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生為了做好練習、就會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溫習鞏固,這也能體現自主選擇,掌握知識進程的差異教育和學生體驗成功教育的宗旨。學生都有一種表現自己獲取成功的欲望,這就是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也是其主體性的必然反映。我們在課堂練習中應該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并不斷肯定與鼓勵他們的展示行為。在練習設計中要體現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他們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盡情地發表自己的認識和感受,讓課堂練習真正成為學生施展才能的舞臺。在評價時、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盡力捕捉他們迸發出來的火花,肯定、欣賞學生獨特的感悟和個性化的理解,而且鼓勵他們大膽創新,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形成具有樂觀向上、體現強烈主體意識的積極心態,倡導自評和互評、學生互相欣賞、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在評價學生的作業時力求多元。
1. 分層評價,鼓勵為主。對于分層布置的作業,采用分層評價。只要學生完成了其相應層次的作業,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全做對的,即可得一面小紅旗;書寫工整的,在小紅旗后面再加一顆五角星;有進步的,再畫上一個笑臉娃娃或寫一兩句評語。這一面面紅旗、一顆顆五角星、一張張笑臉、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勵的話語,使學生產生成就感,更加喜歡做作業。
2. 亮點評價,激勵當先。尊重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尊重他們的學習成果。評價時我們改變過去那種“區分性評價”為“激勵性評價”,盡量捕捉學生作業中的亮點。如有的學生字寫得好,即可得五角星一顆;有的學生理解與眾不同,富有創新,即可得笑臉一個;有的學生作業質量高令人賞心悅目,即可得大獎一個并獲“作業能手”稱號。
3. 多向評價,共同參與。傳統的作業評價是教師單向的評價,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思維處于“休克”狀態,不利于學生糾正錯誤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我改變了過去這種單一的評價形式為多向評價,讓學生也參與到作業的評價中去。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等多元多向評價,讓學生通過這樣的評價,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指出別人的錯誤,正確評價自己與他人,把評價權交給學生,真正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主體意識?!敖陶哂行模瑢W者得益”。
實踐證明,精心設計有效的課堂作業,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習語文的空間,更好地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眼睛、嘴巴、時間、空間,真正地體現學生的自主性,為學生撐起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四 語文課的拓展練習設計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1注重學生自主性,注意讓學生發揮自身潛能。現代教學注重以人為本,呼喚學生的主體性張揚和積極性、創造性的發揮,語文教學也不例外。學生在個體發展過程中,存在差異是必然的。課外拓展,就是要教師有的放矢,讓學生圍繞《標準》所規定的多元學習目標來選擇內容和形式,積極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個學生的優勢和潛能。
2注重實踐性。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極其豐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自然世界、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等都是語文教育的有效資源,迅猛發展的新科技又明顯加快了知識更新的速度,“無限的書籍增長量與有限的時間形成尖銳的對立”。因此,課外拓展的重要任務是: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著眼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廣闊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3注重趣味性。課外拓展,應針對學生的認知心理,有效呵護學生的好奇心,注重引導學生不拘泥于課本所學,不斷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鼓勵學生求新求異思維的發展。同時,語文是美學的載體,課外拓展要重視學生的審美體驗,調動學生審美激情,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原作、查找資料、處理學習信息,使對語文作品產生濃厚興趣。
4注重多樣性。為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外拓展要極力避免抄寫詞語等機械簡單的作業方式,從學生實際出發,確定多層次、多維度的學習目標,采用多樣性的學習形式,在夯實語文教學內容的知識基礎的同時,把相關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實實在在地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當然,拓展練習只是我們教學活動中的一個環節,談不上是最重要的,但也萬萬不可輕視。相信,只要我們能夠認真鉆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和知識特點設計拓展練習,就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敢于探究,善于突破,樂于創新,最終獲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