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拓展基地建設(拓展活動基地)

帶柔順臂的機器人穿針引線,無人駕駛汽車在路上安全行駛,滅火無人直升機進行撲火訓練,船舶除銹機器人緊緊貼住測試鋼板……在中關村房山園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這類充滿未來感、科幻感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欣欣向榮的智能制造產業背后,是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推出的“前店后廠”發展模式:對于那些暫時沒有財力“買地”建廠的智能制造企業,園區既提供研發空間,也提供廠房空間,而且彼此之間相隔不遠,從而最大限度激發初創型企業活力,讓科研成果就地實現產業化。通過“前店后廠”的園區新模式,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近年來已引來15家頭部企業、12家隱形冠軍企業入駐,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超千億元,累計實繳稅金近80億元。
從研發地到工廠步行3分鐘
“發現火情,無人機行動!”伴隨信號員一聲令下,一架只有背包大小的無人機騰空而起,只用1分鐘就鎖定了起火點位置。緊接著,另一架體長超6米的大型無人直升機升空,在轟隆隆的引擎聲中,將“滅火彈”精準投下,“嘭!”火焰被成功撲滅。

“前店后廠”研發組裝的森林滅火無人直升機。
這如同科幻大片的一幕,近日發生在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無人機滅火課題試驗場。參與試驗的6名科研人員,全部來自基地培育的隱形冠軍企業航景創新,他們的平均年齡只有30歲。
為什么被稱為隱形冠軍企業?因為這家企業的研發人員掌握了大載荷無人直升機領域多項核心技術,擁有30多項專利、20余項軟著。企業還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及軍工資質認證,具備完備的無人直升機生產經營資質,產品廣泛應用于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領域,還獲得北京市政府和市科委項目支持。

工廠內,工人正在加工無人直升機零部件。
“剛來房山那會兒,我們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這兩年,產品進步很大,森林滅火無人直升機攜帶滅火彈的重量已經從100公斤提升到了300公斤,續航能力從400公里提升到了500公里,實現了完全自主飛行,投彈精度小于1米,即便非常復雜的森林火災,也可以有效精準滅火?!焙骄皠撔鹿緞撌既送鮽ジ嬖V記者,在“前店后廠”發展模式下,企業實現了飛速成長。

航景創新的“后廠”里,技術人員正在打磨機翼。
航景創新的研發空間,也就是“前店”,位于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大樓,這座玻璃外觀的辦公樓,被譽為基地內的“最美建筑”。航景創新的研發實驗室足足有3000平方米,工程師們的電腦屏幕上,全是寫著各種參數的無人直升機圖紙。
“像這樣規模的研發空間,在北京很多區都能找到,但研究院高效的組織協調動員能力,很有利于形成產業集聚效應。這是我們產品更新快的一大原因。”王偉說,作為一家智能裝備制造企業,如果上下游產業鏈能夠打通,就可以快速實現產品升級。2020年10月,中關村智能應急裝備產業園正式在基地成立,10余家相關企業相繼入駐,彼此之間交流密切,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當時,航景創新的森林滅火無人機團隊正在攻關滅火彈課題,研究院馬上就對接上了產業園新入駐的一家專業公司,雙方合作研究,成功打通了技術瓶頸。
航景創新的無人直升機制造工廠,也就是“后廠”,離“前店”只隔一條馬路。在5000平方米的廠房里,能實現無人直升機發動機的改裝,以及數千個零部件的現場制作。“如果生產環節出現狀況,研發人員從辦公樓出發,步行3分鐘就能抵達制造工廠,用最快時間拿出解決方案?!蓖鮽フf,這是科研人員最喜歡的工作節奏,“對于高新技術企業來講,效率就是一切!”
首創“前店后廠”用地模式
讓科研人員感覺倍兒省事的“前店后廠”模式,是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在本市的首創。
傳統的產業園區,要想快速吸引一批企業入駐,都會盡可能壓低地價,讓企業盡量多“買地”,期望企業能夠布局更多項目,加快形成產業規模。
然而,對于很多像王偉一樣的初創型企業經營者來說,即便地價打了折,動輒上百萬元一畝的工業用地價格仍然不便宜,況且很多研發人員并不擅長設計建設高標準的辦公空間和廠房,還得另外協調建設方?!俺鮿撔推髽I不缺技術,最缺的就是資金和時間,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都要投入到研發,如果在產品研發的關鍵節點,還要思考買地建廠的事兒,很可能影響產品更新速度。”王偉說。
采訪中,幾位中關村房山園管委會的工作人員都提到,如果再固守傳統的產業園區發展思路,期望著“圈一片土地、布幾個產業、發展一批企業”,一定會出現“商難招、資難引、產難布、企難育”的局面。很顯然,面對企業新的需求,傳統的“賣地”模式已經行不通了。
2018年初,北京市政府印發《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用地政策的意見(試行)》,明確提出為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經市、區政府授權,園區開發企業可依法使用園區產業用地,向入園企業出租,但不得轉讓;也可以建設并持有產業用房及其各項配套服務用房,出租給入園企業。
這項新政給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指引了一條全新的發展路徑——引進企業時,不再以相對低廉的地價作為絕對吸引力,而是以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為國有研發辦公載體,以研究院周邊的國有標準化廠房為產業化空間,打造“前店后廠”的發展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初創型企業成了“租客”,既大幅降低了資金上的壓力,也能在高標準廠房內實現智能制造,技術人員穿梭于研究院與標準廠房之間,快速解決生產技術對接問題。“我們的目標,就是留住那些愿意扎根北京發展的高精尖企業。”中關村房山園管委會工作人員表示。
標準廠房今年再增15萬平方米
在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幾乎每一次招商活動都會選擇在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舉辦。這里不僅是中關村發展集團與房山區政府合作的重點項目,更因為是“前店后廠”模式中的“前店”聚集地,云集了大量科研人才。招商活動在此舉辦,正是為了方便高精尖企業更快速地對接上下游產業鏈。
房山區要打造科技創新轉型發展示范區,研究院的任務是作為中心城區高端制造產業溢出的承載地,推動重點產業優質項目落地,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不斷夯實高精尖產業發展基礎。研究院入駐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現代交通、智能裝備和醫藥健康等領域。目前,研究院一期、二期分別建成了16.88萬平方米和5.89萬平方米的研發空間,入駐率已分別達到80%和60%,全都是頭部企業和隱形冠軍企業。目前,在一期和二期創新創業的科研人員已經超過1000人,接下來,在二期北側,還會建設研究院三期,讓房山區吸引更多人才發力“北京智造”。
研究院大樓內部,排排坐的格子間只占據了極少的空間,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令人耳目一新的前沿技術實驗室——渾身裝滿傳感器的自動駕駛汽車正在調試,工程師在編寫程序;船舶除銹機器人正在工作人員的遙控下,穩穩吸住實驗鋼板;大載荷無人直升機周圍,技術人員正抓緊時間探討機身減重方案……
與一個個前沿技術實驗室相對應的,是一處處將“奇思妙想”的設計批量化生產的廠房車間,也就是“前店后廠”的“后廠”所在地。
2018年初,記者到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采訪時,航景創新還沒有自己的工廠,幾十名研發人員都在研究院一期內工作,辦公室和簡易的試驗車間,只隔了一堵墻?!爱斈昴莻€實驗室確實有些寒酸,不論是機身還是機翼,都沒法生產。”王偉說,拿到無人直升機生產資質那天,他和幾位公司創始人可以說是有喜有憂: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的工業土地地價每畝超過100萬元,如果再加上建設廠房的錢,勢必要削減研發經費,“在無人直升機這個領域,大家都在拼命追加研發投入,我們怎么能反其道而行呢?”
當時,航景創新為了盡量減少“買地建廠”的投入,已經打算將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的研發中心作為總部,在京外尋找低價土地建設工廠。值得慶幸的是,同年,基地推出的“前店后廠”模式讓建設廠房這件事有了轉機,讓航景創新擺脫了困擾,實現了降本增效,快速產業化?!爱敃r如果把工廠建在京外,科研人員兩頭跑,勢必會影響產品更新迭代?!蓖鮽フf。
在航景創新隔壁,一起“合租”廠房空間的企業名叫史河科技,生產空間1500平方米。“我們是園區里的‘新人’,剛來1年多??勺詮膩砹朔可?,產品已經更新兩輪了!”創始人許華旸說,史河科技由清華大學博士團隊創建,最開始打算在緊挨著清華大學的五道口附近尋找辦公和研發空間,“我們是做智能裝備的,一般的寫字樓因為挑高受限,只能用來辦公,連研發實驗室都建不了,更別提安裝大型設備了。我們也曾經動過到郊區買地建廠的念頭,但一打聽價格,大家都沉默了?!痹S華旸說,2020年底,中關村示范區一區多園工作現場會,中關村管委會向全市推廣房山“前店后廠”的經驗和做法,“我們一下子看到了機會,這不就是我們想要的發展模式嗎?”
走進史河科技的生產車間,會看到一面巨大的鋼板筆直地立在車間里。上面的第四代“船舶除銹機器人”,正在鋼板上模擬除銹作業。據了解,目前這款智能裝備已服務過國內40多家超大型修造船廠。
在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目前可利用的“后廠”空間總計約13萬平方米,今年還將通過存量工業用地臺賬和動態評估機制,盤活低效閑置土地,再建設標準化廠房15萬平方米。這些廠房都是國有平臺持有,企業根據實際需要租用相應的面積,當企業生產規模擴大時,可以靈活調整廠房空間。此外,房山區也可以用代建廠房的方式扶持高精尖企業,待企業上市后,可以對廠房進行回購。
職住平衡打造科學家社區
入駐企業來到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租用辦公空間和生產空間,基地管委會這不成了“包租公”?中關村房山園管委會工作人員搖了搖頭說:“高精尖產業的人才,對生活配套的要求很高,我們作為園區管理方,要提供管家式的服務和人文關懷,把整個基地打造成科學家社區,助力首都高精尖產業發展?!?/p>
科學家公寓共6種戶型427間,涵蓋單間到套房,全部采用精裝修,可實現“拎包入住”。王占天攝
在中關村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院內,位于園區北側的是一棟造型別致的圓形大樓,名為“印象里”。這是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為高精尖人才建設的商業綜合體,一層的咖啡廳面積很大,“園區云集了不少高科技企業,我們希望咖啡廳成為企業家們思想交流的平臺。也許兩名科學家只在一起喝了杯咖啡,就碰撞出了一個新的金點子?!敝嘘P村房山園管委會工作人員說,咖啡廳隔壁的喜馬拉雅數字有聲書店是房山區的試點,在園區500米范圍內都能享受免費聽書服務;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也是專門為經常加班的研發人員引進的?!坝∠罄铩钡牡叵乱粚?,是健身房、游泳館和理發室、洗衣房,樓上還有金鼎軒餐廳,方便高精尖人才不出園區就能品味美食。

為了讓高精尖人才實現職住平衡,基地管委會還在“印象里”西側建設了科學家公寓,總共6種戶型427間,涵蓋單間到套房,全部采用精裝修。公寓月租金從1800元至7000元不等,“拎包入住”的同時,公共區域還會每2小時消毒一次,物業電話24小時服務,解決科學家們的后顧之憂。在“印象里”東側,則是一處高標準酒店,方便高精尖企業安排商務接待,酒店樓上還有人才公寓,讓更多科研人員實現就近居住,營造“創客小鎮”的濃厚氛圍。

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還開通了13路班車,方便家住在海淀、豐臺等地的“上班族”往返。首都師范大學未來實驗學校于2021年9月在基地正式開學,是北京市十所優質學校之一。此外,基地在建的還有京東方數字醫院和首師大未來實驗幼兒園等教育資源。

觀點
“前店后廠”支撐北京智造提質升級
龍宜彬
北京市“十四五”要構建面向未來的“2441”高精尖產業體系,做強“北京智造”四個特色優勢產業,發力點是要全力打造南北兩個產業聚集帶,通過深化“前店后廠”創新發展模式,重構并放大首都先進制造業“北設計、南智造”的創新版圖。
“前店后廠”發展模式誕生在位于房山竇店的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這種模式解決了智能制造與裝備、前沿新材料和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醫藥健康等先進制造業高精尖企業在京發展的訴求和痛點,推動了海淀等核心區產生的一大批創新成果在房山等區域進行示范應用和產業化落地,為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在京內實現低成本、高效率轉化,助推企業全生命周期加速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必將有效支撐北京以高精尖產業為代表的“北京智造”形成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的新生態和新格局,促進首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前店后廠”范式具有很強的可復制性和可推廣性,可結合當前北京“兩區”和國際科創中心建設開展首都高精尖產業創新發展模式的研究與拓展應用。建議在推進北京制造業高端智能綠色發展的同時,完善首都高精尖成果轉化、產業轉移體系的頂層設計,制訂區域協同和經濟共享聯動機制,推動一批跨區域產業協同創新配套政策落地,鼓勵各區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先進制造業高精尖項目在京內其他區域就地產業化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前店后廠”形成若干個具有“竹林效應”的產業生態集群,支撐“北京智造”提質升級。
(作者:北京啟航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來源 北京日報 | 記者 陳強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