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拓展訓練服務(大連拓展訓練)
開展中小學課后服務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雙減”要求的重要途徑,是增強教育服務能力、有效減輕家長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沈陽市和平區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的課后服務,以深入落實五項管理為準則,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充分滿足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全面成長要求及家長所需,既校內完成作業并進行素質拓展,減輕家長的作業焦慮,減少家庭對校外高價培訓的需求;二是必須考慮教師、學生生活上的需要,那就是解決時間安排與晚餐的問題。
這項工作我們用整個假期進行全面統籌規劃,學校放假初成立了雙減辦公室,設有專人負責,并配備兩位專干。出臺方案前,我們多次向家長征集需求,比如晚餐開餐時間、價位、菜品,比如學校能提供的以及學生需要的課后服務課程,托管服務的時間等等,將家長全部需求進行科學可行性的分析,最終形成了學校課后服務的實施方案。并做到各部門統籌落實,確保9月1日第一天開課。
課后服務能不能辦好,關鍵在質量和特色。學校結合實際抓質量、抓特色、抓實效。 目前,我校課后服務工作進展迅速,在廣大教師的辛苦努力下,學校的課后服務“5+(2+1)+2”模式得到了廣大家長、社會各界的認可。
健全管理機制
學校堅持建立“一信二卡三表五制度”公示制,并由班級、學校分級審核,校長簽字確認后,報區教育局備案。開學前,面向全體家長下發《課后服務一封信》;制作“學生信息卡”和“家長接送卡”,學生憑卡進入看護點,家長憑卡按時接孩子;組織家長自愿填寫《沈陽市中小學生課后服務申請表》,組織教師編寫《課后看護內容安排表》,此表包含看護內容、地點和負責人等;學校制定《課后看護考核紀實表》,此表包含學生、教師出缺勤、負責領導查崗和清校等情況。
建立完善“五項制度”,包括學生看管申報審批制度、學生管理制度、檢查考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學生意外傷害等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等。
突出抓好“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做好課后服務的基礎,要充分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我們以“誠意育人 敬心治?!钡霓k學理念,科學合理設置課后服務課程。
堅持課程設置多樣化。不斷豐富課后服務的課程設置,學校在普惠制課業輔導之外,選取了優秀單位為學生開設課程,例如非遺傳承人、梅蘭芳研究所等為孩子們開設了包括非遺傳統文化糖畫、繩結、京劇、籃球、陶藝、網球、尤克里里、國際象棋、啦啦操、爵士舞等40余門個性化課程,分為六大課程群。學校為學生準備課后服務課程套餐,實行每生一課表,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更多選擇,滿足更多更高需求。充分考量了學校場地、師資等多方因素,力爭實現課程供給與家長需求“雙贏”。
堅持課程內容的差異化。學校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知識儲備和技能基礎,提供分層、分級、分類的個性化服務。在知識學習上,強化與學生作業管理有效結合,合理布置分層次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和水平。本學期我們全面進行了高效課堂改革,力爭做到不浪費學生一分鐘時間,學校外聘名師名家與校內名師骨干結合成立了專家教研團隊,上高效課,科學設計作業,合理做好普惠制課業輔導1小時,學校的要求是“學生書包不帶回家,作業在校有質量完成”,學校跟每一位老師簽訂了“雙減”承諾書。在素質拓展上,體育、美育、科技教育所占比例達到90%,本學期我們實行“大體育”,課表中加大對體育課的安排,一二年級,4節體育課,加網球、形體和足球,共計6.5節,三四年級4.5節,五六年級4節,不包括體活課。我們為每一名學生建立體質健康大數據,每學年年初、年尾對所有學生體質指標進行對比,遵照國家體質健康標準,每學期都生成完整的數據,并在全校公布,及時總結及時修正。我校清晨的“誠果訓練營”主要針對體重較大、運動能力亟待提高的學生,以及過早來到學校的孩子。我們以每學年度為一個大周期、每一個學期和寒暑假為小周期進行系統的減重提質計劃,周期結束后對所有學生的BMI數據進行對比,數據呈現顯示所有堅持訓練孩子的BMI數據都能夠趨于正常指標。2021年9月我校開展了以年組為單位的晨訓,內容包括晨跑、身體素質訓練、拓展訓練、體適能訓練等,逐步提升學生體質。
堅持課程結構合理化。課后服務不是單純的“看”與“管”,更是“教”與“學”。文件中明確強調堅決防止課后服務變相成為集體補課,在文化課和拓展課的關系,更是強調避免“一刀切”。學校能做的就是對學困生重點在補習輔導上下功夫;對學有余力的學生,重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科普、興趣、思維提升等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突出抓好“師資配備”
師資是做好課后服務的關鍵。我校充分調動教師參與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管理調節教師團隊整體工作節奏,讓教師不只是負重承載者,幫助教師理順心氣,厘清步調。
在課后服務師資安排上,“師資輪值,全員參與”,開放報名,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學科教師都有機會來參與嘗試。
大膽探索彈性工作制。學校順應要求,積極作為,在保障教學秩序的前提下,推出教師錯峰編排,給出輪值服務教師的彈性休息時間。制作彈性工作時間表,有利于學校的統籌管理。
學校餐廳為教師們準備了“平價放心菜”“平價晚飯盒”,解決老師新常態下下班時間帶來的家務無暇應對問題。用細節關懷,來切實保障教師群體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專注服務、投入服務。讓教師有滿滿的幸福感。
規范專業人才引入的針對性。引入校外專業人員是我校課后服務特色化、個性化開展的有益補充。校外人員的專業化、多樣化程度,直接決定著課后服務能否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我校按照實際需求共引進校外機構13家,26名專業教師。并逐一對引進人才進行綜合評價,對其專業能力嚴格把關,確保課后服務項目有更高的質量。
突出抓好“服務管理”
管理水平事關課后服務的成敗。課后服務工作群眾關注度高,要嚴格按照政策要求辦事,堅持標準“尺度”,提高服務“溫度”。
積極引導到位。學校認真落實教育部提出的“盡最大努力使學生愿意留在學校參加課后服務”的目標要求,充分尊重學生和家長意愿,用高質量課后服務得家長信任,吸引學生“回流”,絕不以任何形式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加課后服務。據最新的調查問卷反饋,十月份回流學生繼續大幅度增加。我校學生家長根據實際情況自愿為孩子選擇課后服務。早上有的家長因為工作需要,送孩子早入校,學校6點半就有看護教師,并開始訓練。15:30-16:50和16:50—18:50兩個時間段的課后服務已有不少家長選擇。目前,有800多名學生參與本學期課后服務,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學校做到了課后服務零投訴。十月份最近調查數據出來后,我們欣喜的發現學生十月份有超過二分之一的孩子回到了學校參加課后個性化課程服務。
時間管理有效銜接到位。教育部明確提出,“課后服務在時間安排上,要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要保障課后服務時間,徹底解決課后無人看護的“四點半”難題。我校綜合考慮家長接送與晚高峰錯峰等情況,個性化課程設置兩個服務結束時間,第一時段為17:50;第二時段為18:50;由家長和學生自主申請選擇。而托管服務,則實行純彈性離校制,實現與家長下班接孩子時間“無縫對接”。對于有部分更晚接孩子的需求,我們還設立一人一案,實施接力托管服務,通過值班教師—帶班領導—安保人員接力方式,保證托管服務人性化。
今年暑期開始,我校推出了假期托管,新形式下一開始不少家長處于“觀望”狀態,假期托管第一天學校僅接收4名學生,第二天7名,到了暑期即將結束時,假期托管已有200多人參與。新學期開學,我們又推出周末雙天托管服務,這是針對有剛性服務需求的家庭,雖然參加的學生不多,但只要有一名學生參加,我們就會100%認真對待。
貼心服務到位。在如何能將課后服務落實到位方面,學校從一日三餐入手。學生在校時間的餐食也是眾多家長考量的重要方面,我校從原來的一日兩餐,改為本學期學校提供“一日三餐”。這不僅僅解決家長后顧之憂,期待孩子們在學校由興趣到特長方面的培養,更希望在學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嚴格管理到位。堅持安全第一,建立“領導帶班,中層值班,后勤服務、安全保障”的安全運行機制。嚴格落實考勤、監管、交接制度和應急方案,制定惡劣天氣放學方案,配足服務教師,做到讓學生安全、讓家長放心。同時,嚴格經費管理。課后服務收費納入學校財務統一管理,合理確定支出標準,據實結算,按實列支,并定期公開公示。收費標準絕不允許超過規定的最高限價,不超范圍、超時間收費,這是底線,更是紅線。
下一步,我校也必將常抓不懈,課后服務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做好家、校、政、社協同育人長效機制。為孩子們爭取搭建更大的成長平臺;完善課程體系與制度建設;安全措施落實。總之,我們努力把課后服務這一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確保廣大群眾充分享受教育發展成果,真正從內心深處得到滿足、感到幸福。
(作者:沈陽市和平區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校長 王燕)
來源: 教育家雜志社